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設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産項目的可行性建議書(第頁)建设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项目可行性项目建议书建設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産項目的可行性建議書综述从2003年或更早些,石化产品的价格猛涨,如PVC材料的价格升幅100%,到2005年石油制品爆涨及短缺,给人一种能源恐慌感。原油每桶已突破70美元创历史新高。由此人们不能不寻找人类能源获得的新出路,重新理智地审视现有的能源问题。我们正在获取并正在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已经得到明确的警告,具世界能源机构和欧盟及美国能源部门的估算并得到公认,按现在世界的使用情况,上述三种能源的使用年限为:煤炭储存量为250年,石油为40年,天然气为70年。若每年使用量非正常递增,时间或许会更短。再去深入挖掘传统能源的各种可能已没有太大的必要。1981年联合国于非洲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会议提出的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基本含意和今后世界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方向: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再生能源来不断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它不同于常规化石能源,可持续发展,几乎是用之不竭,对环境无多大损害,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重点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地球每天接收太阳能是人类消耗能源的1.5万倍,人类只要能利用十万分之一(0.001%),那也能替代现在世界上十分之一(1/10)以上的能源消耗。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数字,况且太阳能是无价(免费)的可再生的洁净能源。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输出太阳----------------------------------------------------------------------------------------------------------斩波器蓄电池组逆变器交流输出太阳能光伏电池直流输出1控制器变换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框图(*①)直流输出2(即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示意图)我们主要讨论第一阶段,太阳能光伏电池(*②)的生产。1880年欧洲就开发出以硒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1954年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实用的,转换效率为6%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我国是在1958年进行太阳能电池研究的,1971年用于卫星东方红二号,1973年用于地面。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现在商用的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在8%-17%之间,实验室已有大于21%的报道;材料多数为单晶硅、多晶硅、无晶硅,也有塑料薄膜太阳能电池(*③),转换效率在4%-8%之间;国内商业价格在18-38元/WP(峰瓦)。在国外,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的研发能力强,日本次之。但日本的生产能力在2005年以前占世界的46.5%。澳大利亚后来居上,其BPsolar公司目前成为世界上太阳能电池领域最大的、最成功的公司。2005年最后一天,国内出现了一件令人振奋的消息。2001年从澳大利亚回国的太阳能博士生施正荣创办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几经波折,销售收入从2004年30亿增加到2005年60亿,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5年12月31止,其身价已到19.6亿美金成为国内首富。在2002年原来所有的投资人如无锡的小天鹅等五家企业全部撤资,并以10-24倍的报酬抽走资本金,使得施正荣几乎光着身子再次回澳大利亚。由于国际资本看好此行业,使其渡过难关。现在无锡尚德拥有7条生产线(*④),成为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太阳能现状和前景2.1现状2.1.1国外。近30年来,太阳能电池技术在研发、商业化生产和市场开拓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世界快速稳定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全世界已有17.5万个村庄使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美国有超过20万个家庭使用各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发电装置。光伏系统已广泛用于通信、照明、农业灌溉、阴极保护、水质净化、环境监测、健康护理、航海和航空、公共电力,以及其它商业领域。光伏系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公众与政府的极大兴趣,从而使得光伏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16年前至今,世界太阳能电池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生产达到200MW,2002年年产量已超过559.3MW,较上年增长39.34%。在产业方面,各国一直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自动化程度、改进技术水平、开拓市场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商品化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7%,生产规模增从每年1-5MW发展到15-50MW,并正向2GW甚至10GW的方向发展。在各国政府清洁能源计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推动下,产业界纷纷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