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程.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土保持工程.ppt

水土保持工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水土保持之意義與目的(Implicationandpurposes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1.2水土保持之內容(Contents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1.3水土保持方法(Practices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1.4台灣水土保持工作之範圍(Scopes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inTaiwan)第貳章坡地保育2.2農地水土保持(SoilandWaterConservationMeasuresforFarmland)2.2.1等高耕作.2.2.2山邊溝2.2.3山邊溝植草2.2.4平台階段2.2.5寬壟階段2.2.6台壁植草2.2.7石牆法2.2.8草帶法2.2.9覆蓋2.2.10敷蓋2.2.11綠肥2.2.12坡地防風2.2.13農地沉砂池.第參章蝕溝控制第伍章農路系統第陸章工程方法6.2處理單元(Measures)6.2.1防砂壩(CheckDam)6.2.2梳子壩及開口壩(SlitDam)6.2.3固床工(GroundSill)6.2.4丁壩(SpurDike)6.2.5堤防(Levee)6.2.6護岸(Revetment)6.2.7整流工程(RegulationWorksonTorrent)6.2.8土壩(EarthDam)6.2.9擋土牆(RetainingWall)6.2.10土石堆置場(SoilBank)6.2.11排水設施(DrainageFacilities)6.2.12沉砂池(SedimentationPond)6.2.13滯洪池(FloodDetentionPond)第壹章總論水土保持之意義即是以蓄水、保土為目標,在土地開發利用之同時確保水、土資源之安定,進而培育水、土資源之充實與涵蓄,以防止水、土災害發生,或降低水、土災害規模,並維持土地永續利用與維護環境安定。在人口對土地開發壓力還不大嚴重的時期,平地或已足夠供應各種產業開發利用,因此水土流失或土壤劣化等問題當不太嚴重,可能無水土保持需要的急迫性,故無所謂之水土保持問題。但隨著人口日增,土地需求迫切,當平地已不敷供給使用時,首先面臨急需解決的產業發展,即為農業開發問題。因此,為解決農地不足,農業發展即延伸至自然環境較為不利的邊際土地。所謂邊際土地即指坡度較陡,土層瘠薄,土壤流失嚴重的土地;或是沙漠、沙灘、風勢強勁等邊際效益較低的土地。早期的水土保持理念即以邊際土地之農業生產為對象,考慮保土、保肥、蓄水之配合措施,因此,水土保持措施之重點,乃以提高土地之農業生產力為主。隨著人口增加所產生的糧食問題以外,居住空間之不足、休閒遊憩之需求、生活品質之提升等問題乃接踵而來,因此,山坡地大面積之非農業開發利用乃日益頻繁,而其所延伸的水土保持問題亦更趨複雜,尤以山坡地大面積開發所造成之各種土砂災害,不論在規模上或是在頻率方面均大且多,使得水土保持的考量從單純的增進土壤肥力與提高農業生產力及蓄水防沖以調節水資源與防止土壤流失等目的,演進至水土災害防止及生活環境品質與安全水準提升等更廣泛的目標。水土保持的最終目的是在保護地球上人類賴以生存的這片有限陸地資源,並使這些資源得以適時適地發揮最大之利用效果。1.2水土保持之內容水土保持工作的前題即在合理土地開發利用範疇內進行各項保育措施,至於超過土地所能負荷以上的開發利用,即所謂之土地超限利用,即使進行水土保持措施,其水土保育效果相當有限,因此必須予以限制開發使用,或完全禁止該等開發行為。6.生態平衡之維持各種土地開發利用的同時,會對原有環境造成衝擊,進而破壞生態平衡,並造成環境無法恢復的情形,因此,在進行水土資源保育的各項行為時,必須同時考量對生態系的最小衝擊,與可能對維持生態平衡的必要配合措施,以免顧此失彼,而失去水土保持的真諦。是以在生態保護意識日益被重視之當下,水土保持工作與生態平衡維護的配合,乃是必然趨勢,亦為必須堅持的原則。1.3水土保持方法2.植生方法植生方法是以草類、林木或枯枝落葉等殘株作為材料,栽植覆蓋於裸露地表上,以保護土壤避免受雨滴打擊或逕流沖蝕,並由此等植生材料提供有機質,以改良土壤物理性質,使土壤具有良好滲透性與含水能力,充分達到涵養水源功能與防止土壤流失的效果。一般植生方法有採用植物活體的覆蓋方式,如地表種植草類、林木等,稱之為覆蓋;亦有用植物殘體的覆蓋方式,如稻草、割刈下來的草莖、枯枝落葉等的覆蓋,這種覆蓋方式稱之為敷蓋。植生方法中的森林覆蓋為水土保持的最佳方法,因為森林樹冠的多層次分布可充分保護地面;而森林生長不斷產生的枯枝落葉,以及森林環境所形成的微氣候特性,對於土壤改善、水源涵養的功能,更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