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猕猴桃、中药材种植基地5000亩项目可行性方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核桃、猕猴桃、中药材种植基地5000亩项目可行性方案.doc

核桃、猕猴桃、中药材种植基地5000亩项目可行性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江县河西三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河西三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江县巨峰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录总论……………………………………………1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4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8项目建设规模、选址与建设方案……………9造林设计………………………………………12苗种要求………………………………………14管理技术措施…………………………………16项目效益分析…………………………………24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25可研结论与建议………………………………26PAGE\*MERGEFORMAT-34-PAGE\*MERGEFORMAT-1-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河西三村农业产业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通江县铁佛镇熨斗山村4、建设单位:通江县巨峰种植专业合作社。5、项目主管部门:通江县铁佛镇人民政府1.2建设规划1、建设核桃、猕猴桃、中药材种植基地5000亩2、建立公司管理办公区500平方米。3、建立配套的水、电、治污体系。1.3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核桃、猕猴桃、中药材种植基地5000亩1.4项目总投资整个项目概算总投资5000万元。1.5资金筹措本项目共计筹措资金5000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企业自筹,计划筹集5000万元。1.6投资使用计划项目共计资金投入5000万元。使用如下:1、土地整理,预计投资1500万元。2、购核桃、猕猴桃、中药材苗种,预计投资500万元。3、建立配套有机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预计600万元。4、购核桃、猕猴桃、中药材农资,预计投资500万元5、建立公司管理办公区500平方米,预计400万元。6、建立配套的水、电、治污体系,预计500万元。7、项目运行铺底流动资金1000万元。1.7建设期限:一年(2015.11—2016.9)2016年9月完成。2016年全面投产进入正常生产状态。1.8项目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后,基地年产核桃225吨,平均按每吨3.5万元,年产值787.5万元,按毛利润15%计算,年获利118万元,年产猕猴桃750吨,平均按每吨4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按毛利润15%计算,年获利450万元,中药材种植基地1500吨,平均按每吨2.6万元,年产值3900万元,按毛利润15%计算,年获利585万元。从全面投产后四年可收回投入。2、社会效益(1)建成后,将带动河西三村村民增收2000元以上。(2)促进了我县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为今后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生态效益有效利用了草山草坡,增加了地力,有效地促进了种植业循环经济的发展。1.9可行性研究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十八工作报告》2、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第二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3、《通江县十二.五期间绿色食品实施意见》4、《四川省十二.五食品业发展规划》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通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地处北纬31°39′~32°33′,东经106°59′~107°46′。东西宽71公里,南北长98公里,幅员面积4117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山峦起伏,海拔高度在305—2089米之间。全县辖49个乡(镇),总人口8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4万人。县域经济以农牧经济为主,特别是特色农业发展很快。特色种植业是通江县特色农业中最具开发潜力的项目。通江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6.8%,山清水秀,无工业、矿山污染,空气、水、土壤无超标有害物质,2014年通江特色种植示范区获批“省级示范基地”,特色种植快速发展。2.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优越。通江县地处四川盆周山区,北有秦巴山地为屏障,西北冷流不易侵入,南有太平洋暖流深入境内,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7℃,>10℃的年积温5470℃,无霜期281天,年均日照时数1424小时,年降水量1107.9毫米,森林覆盖率达66.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适宜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种植基地选择在通江县铁佛镇熨斗山村,合作社已流转该村土地5000亩作为基地建设场地,该村平均海拔510米,地势呈台阶状,有灌丛草地草坡3000余亩,耕地2000多亩,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现存劳力少,大多处于休耕状态,丰富的自然资源尚未有效利用,处于待开发状态。该地交通方便,位于通达路主干线侧,物流成本相对较低。二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