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学案: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docx
上传人:英哲****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学案: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docx

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导学案: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特征】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民族交融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交融;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相对削弱;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北方推行均田制;田庄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3.思想文化:儒学受到佛、道冲击;玄学流行。二、隋唐时期(581年至公元9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制度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民族交融加强;后期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削弱。2.经济: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政府对外政策开明,对外贸易发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3.思想文化:政策宽松,出现三教合一趋势;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形成“中华文化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3.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4.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重难点:1.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南方经济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2.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的原因及表现历史时空课前预习:阅读下面知识结构,在课本中划出相应关键词语。(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1)魏:220年,曹丕建立,定都洛阳。266年,被权臣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取代。(2)蜀:刘备建立,国号汉,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263年,被曹魏所灭。(3)吴:孙权建立,定都建业(今南京);280年,被西晋所灭。2.西晋(1)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完成统一。(2)五胡内迁: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羌、氐;在西晋发生内战时,这些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局势;316年,内迁匈奴贵族灭西晋。(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南逃的几家高门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2.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建国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3.“六朝”: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定都今天的南京,统称为六朝。4.江南的开发5.南方统一的趋势:东晋的军事实力逐渐削弱;陈朝时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覆亡大局已定。(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1)含义: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特点: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大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民族差异逐渐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3)淝水之战①背景: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进攻东晋。②后果:前秦军队被击败,前秦政权崩溃,民族矛盾重新加剧。2.北朝(1)含义:4世纪末到7世纪初,北方先后存在的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5个王朝合称北朝。(2)政权更迭:4世纪末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内政修明,灭掉北齐;隋朝取代北周,灭掉陈朝,完成统一。(3)北魏孝文帝改革①时间:5世纪后期。②措施:迁都洛阳;改穿汉族服饰;朝中统一说汉语;改姓汉姓;仿士族划分门第,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③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课堂探究一材料—: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扃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jio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今浙江绍兴)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胰上地,亩直一金,鄠(hù)、杜(古代关中地区县名)之间,不能比也。荆城(即荆州,指今湖北、湖南地区)跨南楚之富,扬部(今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二:北方南下的个体流民或农户,不可能有现成的良田耕种,所以深入还未被图占的山地,开垦小块土地以维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选择。长江流城有不少的丘陵、山地,这为早作农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空间。……东晋南朝政权在发生大早、稻作因缺水难以进行时,敦促种麦。东晋南朝面食流行,甚至成为朝廷规定的贡品。一摘编自何德章《六朝江南农业技术两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物产丰盈;粮食充足;南方土地大量开星,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造纸等行业进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