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示范村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农村示范村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新农村示范村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市**乡**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1.1.3项目负责人***1.1.4项目建设地点***省**市**乡**村1.1.5项目占地项目计划占地94194.36㎡1.1.6项目建设主要内容⑴新建住宅98户●新建20m×17.5m宅基地户数44户,住宅108㎡/户●新建25m×14m宅基地户数54户,住宅108㎡/户⑵新建村委会一处占地3010㎡,办公建筑903.04㎡⑶新建休闲公园一处占地7321.58㎡⑷道路、供电、给排水配套。1.1.7投资估算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00万元,具体构成如下:⑴第一部分280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471.89万元●设备器材265.25万元●安装费62.86万元⑵第二部分60.00万元⑶预备费140.00万元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⑵《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问题的决定》;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⑷《小城乡建设技术政策》的通知建科[2006]76号⑸《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⑹**乡小城乡建设规划设计方案1.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项目建设条件(3)建设方案(4)环境保护(5)项目管理、建设进度(6)项目投资估算(7)经济评价1.3承建单位基本情况**市**乡**村位于**市区近郊,**村由三个自然屯组成,现有315户,人口1360人,有耕地7005亩,草原5800亩,奶牛存栏3800头,2010年人均收入8228元。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乡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乡,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领导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乡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乡建设步伐。正确认识和把握城乡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乡的思路,对小城乡的健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的推进,充分认识并推进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不仅包括村镇建设的问题,还包括村民发展的问题;它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使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战略步骤。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2.2.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153693.htm"\t"_blank"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2.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