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章学习目标:1、基本概念记忆、识记、保持、再认、重现、记忆表象2、基本规律1)记忆三阶段及其关系2)遗忘的规律3、应用1)如何有效的组织识记?2)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3)怎样提高你的记忆力?作业:1、学校编制课表时,把相近的科目隔开,并尽量做到难易相间,其心理学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有些平时成绩拔尖的学生,到升学考试时却“名落孙山”。从记忆角度来分析,可能有那些原因?3、运用所学记忆知识分析自己记忆的优缺点,找出记不做学习材料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信息加工观点:记忆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和输出的过程记忆是重要的心理机能。“记忆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记忆是学习的基本要素二、记忆的分类(一)按照记忆映象的不同性质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逻辑记忆以词语为中介、以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些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4、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二)按照信息处理的先后顺序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储存时间储存容量编码方式记忆消失和遗忘原因向下一阶段转移的过程三、记忆的生理机制四、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在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记忆表象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记忆表象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记忆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或中间环节一、识记识记——通过对事物反复感知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分类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二、保持与遗忘(一)保持保持——识记的材料(经验)和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得到巩固和储存的过程保持的变化数量上的变化:保持总量呈减少趋势例外:记忆的恢复质量上的变化:巴特利特的实验(二)遗忘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错误地再认与重现。遗忘的原因1、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实验:3、提取失败说遗忘是由于一时失去线索或线索错误,难以即时提取所需要的信息。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1)遗忘是先快后慢的(2)遗忘是不平衡的遗忘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三、再认和重现(一)再认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再认是“忆”的初级表现形式(二)重现重现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无意重现有意重现重现的速度和准确性与下列条件有关1、重现材料的数量2、识记材料的组织3、情绪的作用追忆的方法:1、利用中介联想2、利用再认进行追忆3、必要时暂时中断追忆一、合理的组织识记1、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知道应当识记什么、识记材料达到何等牢固程度和完善程度。不同的识记目的任务对识记的进程、方法和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杜里聂夫的研究实验对象:四年级学生识记任务测试第一组精确的识记课文回忆语词平均31个第二组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回忆语词平均23个对识记材料提出不同保持时间的任务,会影响识记的巩固程度奥苏贝尔的研究让受试者识记两段难度相似的语文材料。要求保持时间测试时间结果第一段一天第二段一周第一组按图片内容分类第二组按数字把图片放在具有相应数字的纸版上测试内容:要求两组被试回忆图片内容和数字结果:第一组回忆图片内容的成绩明显高于对数字的回忆第二组回忆数字的成绩明显高于对内容的回忆结论:组织学生活动,将识记材料变成学生的活动对象,可提高识记效果。3、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索科洛夫的实验研究:识记音节每个音节所需时间1214秒2429秒3642秒结论:材料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识记效果。材料越多,识记所需的平均时间和次数也要增多。材料性质也影响识记效果一般情况下,视觉材料比听觉材料的识记效果好;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抽象语词材料的识记效果好。4、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有更佳的识记效果。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识记无意义音节六首诗至背诵所需时间(平均)1216.5次3655次480(音节)8次二、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要使记忆中的信息能够保持并尽可能地减少遗忘,必须对信息进行反复重读,这个过程称为复述。复述有两种水平:1)维持复述,或称一级复述,能够使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