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3作业: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书生****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3作业: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3作业: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建议用时:35分钟)1.新华社电:“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材料表明()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5号”发射成功C[材料“空间技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说明是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巨大影响,C项正确。]2.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和“东方魔稻”,这是因为()A.它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它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C[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更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故选C项。]3.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成为继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在()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B[袁隆平是著名的水稻专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农业科技领域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4.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编制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B[1988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56年我国出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所以此题选B项。]5.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D.“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C[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选C项。]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D.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B[1995年中央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A项是在1964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B项是从1999年开始的,符合时间限制,故选B项;C项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D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校招生制度,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7.下列科技成就中,标志着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D.“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D[2003年“神舟5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表明中国成为居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航天大国,故D项正确。]8.“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流下了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21世纪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受鼓舞C[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银河”“神机妙算”。A、B两项把“银河”定位于航天领域不正确;1983年,我国第一台命名为“银河”的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正式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C项正确;D项中“21世纪”这一时间错误。]9.近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经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慑,奉朝贡,则是书之刻,其功岂浅鲜哉!--李善兰、艾约瑟《重学》(序言)材料二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毛泽东强调,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研制原子弹,当时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会议正式决定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研制原子弹。--《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系列专稿之十一材料三为了卫星研制、发射的顺利进行,1967年1月24日,中央军委专门对东风基地下达了关于“不搞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坚持正面教育”的指示。中科院卫星研制科研队伍、试验基地、科研设施以及工厂,一起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