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滥竽充数》课堂实录《滥竽充数》课堂实录汇编《滥竽充数》课堂实录1教学理念:1、游戏就是课堂,课堂也是游戏!2、建构每个儿童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想写的话;反对齐读,提倡自由读书,读出自己的味道与态度,把书读到脸上!读到心里!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1、(出示课题)学生书空写一写。2、师讲解:滥竽充数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寓言故事,你们还学过哪些成语故事?都有什么样的特点?(生反馈)3、讲述寓言故事的特点。二、新课教学1、生自由读文。2、指明读文。将文章原有的一个自然段分成两个自然段来读,并讲明理由。3、同桌交流“鼓着腮帮”、“俸禄”二词的意思,理解故事中的“鼓着腮帮”和“俸禄”。4、小组讨论:还能将此故事分成几个自然段来读?为什么?(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读书时尽量不要齐读,要读出自己独特的味道来。5、多媒体出示课文段落,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理解:战国七雄师: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说说南郭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1:南郭先生很聪明,因为他本来“紧张、害怕”却要装着不紧张、不害怕。生2:我觉得南郭先生是一个装腔作势的人。生3:是一个混水摸鱼的坏蛋!生4:装模作样6、师再次指导学生读书要求:把书读到脸上、读到心里,读出自己的味道与态度7、师:孩子们,你们想对南郭先生说点什么吗?(学生自由反馈)生1:我想对南郭先生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自己要有真本事才行。生2:我想对南郭先生说,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生3:我首先很佩服他,因为他很聪明;但是我还是要劝他多学点东西。生4:我想对南郭先生说,做人要厚道。(师相机指导理解“厚道”一词)三、拓展学习生用自己的话改编自己心中的《滥竽充数》。《滥竽充数》课堂实录2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1、激趣: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有趣的动画。(播放动画片《滥竽充数》)2、感知大意:动画片看完了,能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吗?能用上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吗?3、揭题: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板书:滥竽充数)。二、师生合作探究,体验感知人物1、激趣: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也不例外。今天,老师想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小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着的深刻道理。有信心吗?2、明确学习任务:(1)本课一共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板书: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2)这次我们研究的话题是:从三个人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来研究一下他是个怎样的人,最好能找出有关句子,说出你的理由。先小声读一读课文,然后同桌一起思考、讨论。动作快的就多研究几位,有困难的,也可以向前后的同学请教。3、师生合作,共同研究学习探索。师:你研究的是哪位?他是怎样的人?课文中是怎么说的?A、齐宣王。生:我研究的是齐宣王,我觉得他做事不严格,让南郭先生占了便宜。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南郭先生不会吹竽,齐宣王还给他很高的'待遇!师:什么是待遇?生1:待遇就是钱!生2:待遇就是金子!可以让南郭先生吃好穿好。师:那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拥有很高的待遇?生1:有本领的人。生2:有真才实学的人。师:南郭先生是这种人吗?(不是)齐宣王为什么没发现呢?问题出在哪?生:齐宣王喜欢讲排场,要听大家一起吹。师:多少人一起吹?生:他常常让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出示句子: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竽给他听。师:仅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三百人的齐奏啊,这人可真够——多的,常常叫这三百人一起吹,会是怎样的效果?生1:很隆重。生2:很气派。(指导朗读)师:谁能把齐宣王喜欢讲排场,以及吹竽的盛大场面读出来?注意重点的词。小结:是啊,齐宣王喜欢讲排场,爱听齐奏,对南郭先生不加考核就录用了,还给了他很高的待遇。B、南郭先生。师:那么南郭先生呢,他又是怎样的人?生答,然后出示出示句子:其实,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师: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师:联系上下文,想想什么叫“装腔作势”?(不会吹竽,却装作会吹的样子)师:他是怎么装的?师:谁愿意上来扮演南郭先生,做做装腔作势的样子。下面的同学,你们现在可就是评委了,看谁火眼金睛,能发现我们班的表演人才。(4名学生上台表演)“评委”评价。师:演员们的表演很精彩,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