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的点滴体会.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后进生转化的点滴体会.doc

后进生转化的点滴体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后进生转化的点滴体会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然而,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是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的。因为后进生虽不多,但处理不好的话,却对班级的建设消极影响极大。后进生成绩差几乎不是因为智力问题,往往是因为基础差,缺乏信心。平时在学校,他们动不动就受到老师的训斥挖苦,还不时的受到同学的嘲笑。在其内心日渐形成与周围对立的情绪,在学习上、交往上表现出一种孤僻的性格,这是造成他们学习迟迟不进步的重要原因。魏书生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一直本着这样的想法去做,效果很好,我在任班主任的这几年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受到了一定的效果。献爱心,筑好基础。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更是转化后进生的灵丹妙药。热爱孩子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只有热爱后进生,关心后进生,才能和后进生接近,实现情感交融。同时,也才有赢得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热爱和信赖,才能够使他们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行动的目标。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以诚相待,以爱感化,这样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才能让学生向你敞开心扉,这时班主任要抓住机会,耐心的说服和教育。平时在课堂要多给他们一些信任的眼神,亲切的鼓励,使他们在课堂中勇于表现自我。生活中真心实意地为后进生排忧解难,用真情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就一定能够点燃他们心中的理想之火。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所以,班主任要用火一般的情感融化差生心灵的坚冰,使他们心灵受到震撼,帮助他们鼓起生活的勇气,促使其转化。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质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真诚地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深入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既要了解学生外在的优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对学生的了解就是对学生的关注,落后生也希望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对学生全面了解才能找到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才能“长其善,救其失”。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落后生的知心朋友,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落后生大多受够了不同程度的冷落和歧视,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闭锁性,常常以玩世不恭的外表掩饰内心纷乱如麻的矛盾。他们象迷航的水手,不知自己的生命之舟该驶向何方。班主任应以宽阔的胸怀、诚恳的态度,不以教育者自居,主动去与落后生交朋友,从生活小事做起,关心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的健康,解除他们的烦恼,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才有可能启开他们的心扉,倾听到他们的心声。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可以使学生有尊严感,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一般说来,班主任比较容易喜欢优秀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说乎?”孔夫子尚且如此,何况凡人,但落后生更希望得到班主任尊重。然而落后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又常使班主任心焦头疼,让班主任很难尊重、信任他们,稍不留神就可能说出伤害落后生的话来。班主任必须理智地对待落后生的缺点错误,要善于克制和宽容。断不可盛怒之下,恶语相加,或动辄处罚。一旦造成落后生的怨恨,再好的道理都无法传达到学生的心灵,一切正面教育都将付之东流,造成班主任工作的被动。宋代理学家朱熹讲过:“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教育落后生,适当的批评、训诫、处罚都是必要的,但学生一出事就搬校规、班规未必是好办法。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捕捉落后生大大小小的闪光点,在批评落后生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