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比喻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比喻,即打比方,是指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在物理教学中,一些重要的概念或规律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如果能恰当地利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就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不少物理学家在科普读物中都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借用熟悉的事物帮助读者理解物理知识。比喻可以使复杂的过程直观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认识理解中的困难,达到软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敛散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比喻不失为物理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而又富于启发性的好方法,尤其在新知识的传授中用得较多。利用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不熟悉的物理知识,用恰当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物理概念或物理原理,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物理教师的一种能力。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比喻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模型比喻模型比喻是借用一个直观的现象或事物,来说明一个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的方法,在描述微观世界时就常常采用,有些物理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比如原子结构模型。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物理意义,许多同学分辨不清,这时可用“独舞摄下的录像”和“集体舞拍得的照片”分别比喻它们,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它们分别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和“多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就对器壁产生一个持续的均匀压力。”这一结论直接讲解,学生不易接受,可以利用“大量密集的雨点接连不断地打在伞面上,对伞面产生持续的压力”的形象比喻,由于有生活经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二、过程比喻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由于缺乏感性认识,不易理解和记忆,这时可借助于生动贴切的过程比喻。当学生初次接触到“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却可能在增大。”的辨证关系时,总感到不好理解,这一过程可形象地比喻成“人出生到成年,身高的增长越来越慢,但毕竟在增长。”再配以一些具体的例子,可使学生豁然开朗。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这时可用贴近生活的比喻——“船运货物”来形象地说明。即发射天线→始发港;高频电流→船;音频电流→货物;接受天线→终点港;调制→装货;传播→运输;检波→卸货。三、性质比喻物理中许多事物的性质与生活中事物的性质极其相似,我们可以利用它们作比喻,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静电场的性质可用检验电荷来检验,但检验电荷的线度和电量必须足够小,电场的存在和强弱并不因检验电荷的有无和电量大小而改变。这一性质与“人的体温可用体温计来测量,体温计很小,放入人体不致引起体温变化;即使没有体温计,人的体温也照样存在,并基本保持不变。”非常类似,运用来作比喻,使讲解生动形象,更易于理解。在讲解电容器的电容时,可用盛水的直筒容器作比喻,水量相当于电量,水面高度差相当于电势差,不同的直筒容器,使它们水面升高1厘米所需水量不同,这与使不同电容器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电量不同是类似的,这样讲解可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电容的含义。四、形象比喻有些物理概念或原理是人为规定或实验得出的,由于缺乏推理过程,给识记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时我们可借助于形象比喻。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变化关系,可用“弹簧连接的两小球”来作比喻,帮助理解和记忆,即从r0开始,不论分子间距离增大或减小,分子势能都增大;当距离大于10r0时,势能几乎为零。垂直于纸面的电流和磁场常用“⊙,”和“·,×”分别表示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内,这种表示方法学生往往容易相互混淆,这时可用“一支箭”作比喻,垂直纸面向外好象箭射向读者,只能看到一点;而垂直纸面向内,好象箭从读者处射出,只看到箭尾“×”或“”。总之,在物理教学中,碰到抽象性较强的概念或原理,选用适当的具体事物,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抽象的道理,用已知来开拓未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与教学法的“活跃物理情境思维原则”和“直观性原则”是一致的,和另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类比”相比,比喻更加贴近生活,因而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但比喻仅仅是一种手段,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只是某些方面相似而不是完全相同,比喻只能起模拟、启发、解释等作用,而不能取而代之,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既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停留于生动的表象,产生知识的负迁移(更不能片面追求生动而引用庸俗的比喻。),又不能滥用比喻,以免学生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甚至影响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王阳生(姜堰市第二中学江苏2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