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医学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医学专科护理专业统设的一门必修的医学基础课。2.课程简介《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由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两门独立的学科组成。“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它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和清除抗原的规律,探讨机体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机制等。目前,医学免疫学的研究领域已超出早期微生物学的抗感染免疫范畴,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着重于免疫学基础理论,临床免疫学部分只涉及超敏反应等有关内容,学习过程中应多注重免疫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本课程医学微生物学内容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学三部分。细菌学和病毒学又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介绍微生物的共同特性;各论内容介绍各种微生物的不同个性。根据高等教育专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本门课程的重点在于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同时也适当增加了学科进展方面的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于《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要求开设和学生参加实验课,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微生物的感性认识和对免疫学理论的理解,为学习后期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3.与其他相关课的关系与《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同期开设的课程有:人体生理学、医用生物化学。第三、四学期开设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和医学遗传学。由于《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某些内容和知识点与这些相关课程相互交汇渗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加强与这些相关课程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有些概念及相关内容可参考有关学科教科书。4.课程教学总体要求和任务本门课程的教学采取理论知识面授、自学、小组讨论、实验、网上教学资源发布、网上辅导与答疑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着重启发学生开拓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精神,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类健康和卫生事业发展多培养实用型人才。5.教学资源(1)主用教材:《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由白惠卿、陈育民、安云庆主编(第三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第一篇医学免疫学共十五章。其中第一~六章为概述、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MHC;第七~十二章介绍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第十三章介绍病理性免疫应答;第十四~十五章介绍免疫学应用,包括免疫学防治和免疫学诊断的原理和方法。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共二十一章(章节序号与免疫学章节序号连接),内容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学三部分。其中第十六~二十章是细菌学总论,介绍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消毒灭菌、遗传与变异等基本知识;第二十一~二十二章是病毒学总论,介绍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与免疫;第二十三章介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及防治;第二十四~二十九章是细菌学各论;第三十~三十五章介绍病毒学各论的内容;第三十六~三十七章分别介绍了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真菌的基本知识。(2)配套教材:《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学习指导》是与主教材《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配套使用的辅导用书。全书三十七章与主教材编排相同,每章都有重点难点内容、测试题和参考答案(与主教材内容相对应)。学生在学习主教材的同时可学习并参考辅导教材相应内容,通过课后练习和自测,按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本专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