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评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经典通用宝藏文档.doc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评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经典通用宝藏文档.doc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评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经典通用宝藏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3《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总复习测评练习1.(2013~2014江苏南京高一期中)关于打点计时器的运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纸带上打的点越密,阐明物体运动得越快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运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C.运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工夫间隔就越长D.在“探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147所示,纸带上A、C两点对应的工夫为________s,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二者之间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图147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点未画出,另选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作为测量的点,如图2所示.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0.50cm、86.00cm、130.50cm.(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8.43J,动能添加了8.00J(最初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假设物体着落做匀加速运动,则物体鄙人落过程中的理论加速度为9.00m/s2.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13所示的安装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安装程度放置。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和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零碎的加速度,然后经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该同学手中有打点计时器、纸带、质量已知且可随意组合的砝码若干、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应有().A.秒表B.毫米刻度尺C.天平D.低压交流电源(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两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1.61cm,OB=4.02cm,OC=7.26cm,OD=11.30cm,OE=16.14cm,OF=21.80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则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______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零碎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图线,结合本实验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g取10m/s2)5.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安装如图1所示.程度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易拉罐相连,易拉罐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m;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工夫为t,L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滑块与气垫导轨间没有摩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①该同学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遮光片的宽度.将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同,发现游标尺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不重合,如图2甲所示.用此游标卡尺测遮光片的宽度时示数如图2乙所示读数值d测=1.4mm,遮光片宽度的理论值d真=1.8mm.②该同学首先调停导轨倾角,易拉罐内盛上适当细沙,用轻绳经过滑轮连接在滑块上.让滑块恰好在A点静止,此时易拉罐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m.剪断细绳后,滑块开始加速下滑,则其遭到的合外力为mg.③为验证从A→B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滑块变化的关系,需求验证的关系式为mgL=M()2(用标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解析纸带上打的点越密,阐明物体运动越慢;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运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由于T=eq\f(1,f),所以运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工夫间隔就越短;在“探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小车.B正确.答案B2.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工夫间隔为0.02s.A、C间对应的工夫为0.02×2s=0.04s.A、D间的距离为25.5mm=0.0255m.A、C间的距离为14.0mm=0.0140m.由公式v=eq\f(Δx,Δt)得.vAC=eq\f(0.0140,2×0.02)m/s=0.35m/s,vAD=eq\f(0.0255,3×0.02)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