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第周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烛之武退秦师(1)李文臻122012.9.19单元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句式。2.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3.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课时目标要求:1.了解《左传》及课文相关背景。2.初读课文,熟悉大意。基础知识梳理:《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史书体例:编年体: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纪传体: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3.秦晋围郑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问题探究(一)、朗读1、放朗读录音,正字音,准句读。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A.秦军汜()南佚()之狐夜缒()而出B.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共()其乏困C.朝济()而夕设版焉秦伯说()失其所与()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3、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4、学生齐声朗读。(二)合作探究1、“烛之武退秦师”的“退”是什么意思?明确:使动用法,“使……退”。这里是“使秦军撤退”的意思。2.①本文主要人物是谁?明确:烛之武。②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以上两问可从题目进行分析)明确: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解除了国难。四、实战演练:自读课文,圈点疑难字词句,小组讨论解决。五、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