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主探究,教师该做些什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张燕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归纳、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自主探究,并不是让学生自由学习,为了不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清楚明了、便于操作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导入新课后出示了这样三条学习目标:1.小数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叫小数。3.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然后让学生在老师的自学目标指引下自学课本50---51页。导学目标的作用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二、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时间与空间,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有的老师习惯让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掌握圆柱的特征,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全体参与,直观省时,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形式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己探索,看一看圆柱有几部分组成,每部分又有什么特点,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师要捕捉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后激发学生大胆猜测“比有怎样的性质?”激发学生探究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