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22013年6月5日第26期环境监理考试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5道,30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二、简答题(3道,30分)三、论述题(2道,40分,每道题3个小问)二、简答题1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应重点关注的内容?P57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应重点关注的内容:(1)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性质、规模、选址、平面布置、工艺及环保措施是否发生重大变动;(2)主要环保设施与柱体工程的同步性;(3)环境风险防范与事故应急措施的落实,如事故池;(4)与环保相关的重要隐蔽工程,如防腐防渗工程;(5)项目建成后难以或不可补救的环保措施和设施,如过鱼通道;(6)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可不逆转的环境影响的防范措施和要求;(7)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与公众环境权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环保措施和要求;(8)“以新代老”、落后产能淘汰等环保措施和要求。2化工石化类项目环境风险防控以及事故应急体系环境监理的要点?P140P142在施工期,应监督检查设计上采取的建筑、危险化学品贮运、工艺技术设计、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情况,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的建设情况,确保项目的主动风险防控设施符合环评文件及相关设计技术规范要求。检查生产装置区和储运区的事故工况下废气的排放设施、收集输送管线和火炬等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检查主体工程装置区围堰和储运区的罐区围堤的建设情况,包括高度、宽度和有效容积是否满足环评和设计要求。检查装置区、储运去的污水处理区的事故污水、排放系统的建设情况。检查厂区事故污水应急贮存池的建设情况。检查各污染区的防渗、地下水的监控及应急抽水设施的建设情况。运行期检查事故工况下废气的排放、收集、输送和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及事故污水切换设施的运行状况,是否持续稳定。检查各级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等环境风险事故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进行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演习,了解环境风险事故管理体系的实际效果。试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的跑、冒、滴、漏,捅死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的顺坏,应及时维修更换。3露天煤矿外排土场的环保措施?P247露天煤矿外排土场的环保措施:施工期:大气环境: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免在大风天气施工;对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要及时清理,定时洒水,保持清洁和相对湿度;土石方挖掘完成后,要及时回填,防治扬尘及水土流失;对堆放的建筑材料设置临时工棚并苫盖;施工队伍临时锅炉设置除尘器,保证锅炉烟气达标排放;运输车辆限速并不得超载,运输沙石、水泥等散装物料的车辆必须加盖篷布,防止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抛洒,减少道路扬尘。地表水环境:设沉淀池对施工生产废水收集后进行沉淀处理,然后回用于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集中居住地设防渗厕所,污物定期清理外运用于农肥,食堂污水和洗漱废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及降尘;露天剥离产生的疏干排水须沉淀处理后回用。地下水环境:矿坑水经处理后回用,多余矿坑水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地下水;对矿田内村庄居住水井进行长期跟踪监测,根据村庄实际用水情况制定供水方案,一旦采煤影响到矿田内村庄居民的用水,需及时采取措施。声环境:选择性能良好且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和打桩作业,禁止露天爆破;涉及距离较近的敏感点,采取设置隔声屏障等防护措施。固体废弃物:地基开挖弃渣、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排入排矸场覆土绿化;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生态环境: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废弃土石不得任意裸露弃置,以免遭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小施工范围,各种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施工区域内,尽可能少破坏原有地表植被和土壤;临时占地和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和恢复植被;外排土场施工中预先将表层熟化土剥离、集中排放,以作为土地复垦及绿化用土。运行期:关注排土场的生态恢复,其中包括外排土场表土保存及适时的植被恢复措施等。试运行期非正常工况:对于试运行期较为严重的排污现象,建设单位应启动污染事故防范措施;对于非正常工况排污,必要时应停工检修,以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三、论述题1港口码头的案例(1)码头(具体哪个施工环节记不清了)施工过程中环境监理的要点?P386码头施工过程中环境监理要点:①开工前要认真审查施工方案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是否符合环境达标要求,如临时设施修建、临时预制场的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②检查基槽开挖过程中挖出的淤泥、地表土、岩土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残余混凝土、浮浆等是否倾倒到制定地点处理。③定期检查作业人员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情况,检查施工船舶产生的污水及垃圾的处理情况,做好检查记录。④检查材料存放、场内运输是否抑尘、防渗漏等措施。⑤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