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陋室铭 爱莲说》课件1 北京课改版-北京课改级上册语文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陋室铭 爱莲说》课件1 北京课改版-北京课改级上册语文课件.ppt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陋室铭爱莲说》课件1北京课改版-北京课改级上册语文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渊明陋室铭作者简介“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常用排比、对偶句,读来铿锵有力。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教学目标及过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朗读时要注意句尾的字押韵。2、朗读时要注意句子的平仄、节奏。3、朗读时语气要平缓,有些音节要适当拉长。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对,这样的句子叫骈句,也就是修辞中的。找出课文中对偶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文章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来具体比什么?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描绘了陋室?安贫乐道、高洁傲岸之人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贤名室?作用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话,进一步表明了“陋”室不“陋”?问题探究: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含义?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理解课文:陋室铭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周敦颐爱莲说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著有《周元公集》。学习目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重点段落的理解这段话中的七个短句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的特点呢?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欢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来看,它是哪一种人的化身呢?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陶渊明草木之花菊牡丹莲(正衬)(反衬)一般特别重点1、表现莲的高洁质朴品质,人们常用来比喻出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练习巩固: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5、《爱莲说》中写出莲花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6、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类比、衬托写作特点考查: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