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作背景听范读,注意以下字音、字型:百舸(gě)寥廓(liáokuò)峥嵘(zhēngróng)稠(chóu)挥斥方遒(qiú)浪遏飞舟(è)苍茫竞自由(竞相)思考:1.开头三句在句式上有何特点?2.我们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运用了倒装,通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时间、地点、环境、人物独立--通常是有所思的形象,置于句前,凸现主人公思考社会、人生的形象。3.作者“独立寒秋”,看到了什么?4.作者是怎样变换视角写看的内容的?斟酌字词这几句景物描写用词准确、精当、富有表现力,试举例说明。看到如此秋景,词人有何感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a、“怅”有何作用?承上启下,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慷慨激昂的思绪b、诗人写完景之后为何会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大自然思考人事的追问谁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谁来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总结上阕:思考: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起到了什么作用?承接过渡2.“携来百侣曾游”与上阕哪句形成对比?与“独立寒秋”成对比3.“百侣”又与哪个词呼应?与“独立”一词呼应意动用法:1.把···当做(看做)···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2.认为(以为)···是···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3.感到···是···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观景游泳。1915.9,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1918.4,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了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带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怎样理解这首词的“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