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聚焦之综合性学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8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聚焦之综合性学习.doc

考点聚焦之综合性学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聚焦之综合性学习一、考点分析在《新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念--综合性学习: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这种新理念的引导下,各地中考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命题者以"能力立意"取代了"知识立意",综合性学习以独立的形式或者与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走进了中考,并迅速成为中考中的一大亮点。在今年的中考试题中(笔者收集到的105套中考试题),有40多个省市的试卷中出现了综合性学习试题,比例将近1/2,大有席卷全国之势。在分值上,少则3、4分,多则14、5分,所占比重很大,考生在备考中不可小视。本文想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综合性学习"试题进行分析,帮助大家弄清其命题趋势和方向。作为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内容,对"综合性学习"的考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各地都只是在进行探索和尝试,每一位命题者也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但从近几年各地的试题看,还是在命题特点上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一是大语文观。强调生活即语文,语文要介入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能学语文。于是,编制手机短信、拟写标语口号、广告赏析与辨误等,都成了中考试题的座上之宾。二是综合性。一是学科内的综合,即综合运用各种语文知识,去解决综合性的语文问题;二是学科间的综合,即以语文学科为主,进行跨学科的???透。三是活动性。新课标指出实践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实践必须依托于具体的语文活动;因此,活动性就成为"语文综合实践"类试题的主要特点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近两年中考中的部分试题,看这些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哪些内容。这些试题有的明确以"综合性学习"标题呈现,有的则以"语文活动""语文综合运用""综合实践"等面目出现,有的甚至设计为"阅读"题中的一个小题。二、例题解析考点1知识储备型知识储备型不仅仅考一个语文知识点或一种语文能力,而是要考查学生多方面语文知识积累情况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如:2006年·浙江金华某校举行"锦绣金华"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几项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6分)(1)??乡,总会传递一种淳朴、真挚和浓浓的亲情,这是一种来自祖先遥远的血管里的神秘力量,它把世世代代子孙凝聚在一起,它让我们充满自豪和希望。认识先人,传承风尚,就让我们叩访名人。(4分)①请从下面名人中选一位作简要的介绍。备选名人:骆宾王、张志和、艾青、施光南示例:宋濂文学家浦江人《送东阳马生序》②根据提供的信息,用金华古今文化名人的名字完成下联。上联:火腿、酥饼、木雕、水晶,金华物产誉全球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婺州儿女扬英名(2)与名胜古迹相关的许多诗词、对联、虽然简短,但寓意隽永,文采飞扬,堪称文化瑰宝。请欣赏下列金华本地名胜古迹的吟咏,仿造示例,选择两处写出具体景点的名称。(2分)示例: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金华八咏楼)A.先人创业建古村,后裔继志兴诸葛B.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C.此地风光三吴无,平砥清流世间殊D.仙华杰出最怪异,望之如云浮太空E.天门一开天下见,天街漫步天上人F.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绣映南山解析:(1)①例:艾青--诗人--金华人--《大堰河--我的保姆》②例:陈亮、宋濂、李渔、艾青(2)A.兰溪八卦村B.金华双龙洞C.磐安花溪D.浦江仙华山E.永康方岩F.武义郭洞点评:这道题考查本地历史名人和历史名胜古迹的知识积累,做这道题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对本地文化知识的了解,这就要求考生平时注意关心学校,关心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养成勤观察,爱思考的良好习惯。再有就是审清题目,明确命题意图和要求,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准确答题。考点2综???探究型综合探究型包括活动组织,问题发现与解决利用资料分析问题等多种内容,具有综合性、学科性的特点。这种题型在中考中采用的最多,属常见题型。如:2006年·海南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1分)(2)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班主任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1分)(3)有时候,课堂上老师上课也用方言,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你说道:(2分)解析: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题(1)考查学生组织运用语言能力,答题中注意抓住"请你设计"这一点,切忌把国家推行普通话的宣传语照搬出来,内容要切合本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示例: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题(2)实际上是让考生立足于自己熟悉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