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0讲 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催生世界发展的新模式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你****元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0讲 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催生世界发展的新模式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0讲大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大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催生世界发展的新模式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十一、单选题1.(2020·江西)列宁说:“我们应该通过新经济政策,用行动向农民证明,我们是从农民所理解、所熟悉、目前在他们极其贫困的境况下办得到的事情做起,而不是从农民看来是遥远的、空想的事情做起——证明我们能够帮助农民,共产党人在眼下小农破产、贫困、挨饿的困难时刻,正在实际帮助他们,要么我们能证明这一点,要么就被撵走,这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这说明新经济政策(A)A.是调整工农政治关系的重要手段B.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民的经济问题C.使得工农联盟已经是牢不可破了D.实施起来有利于恢复苏联的经济【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从材料中的“我们应该通过新经济政策,用行动向农民证明”等信息来看,新经济政策是调整工农政治关系、解决危机的重要手段,故答案为A项;从材料来看,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为巩固工农联盟,即解决政治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实行时,苏联尚未建立,排除D项。2.(2020·黑龙江)列宁说:“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且是农民的一大部分必须的口粮。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应该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列宁认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A.实质是为了发展经济B.过程中严格遵循“余粮征集制”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错误性D.是苏俄政权的失误【解析】由材料“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且是农民的一大部分必须的口粮……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可知,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曾经发挥过其特有的价值,有效应对了紧张的国内外形势,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是这套政策的推行也是有限度的,把它当作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会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故选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一种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而采取的军事非常手段,它的作用主要是巩固苏维埃政权,而不是发展经济,排除A项;如果选B项,那么列宁就不会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限度问题,故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并不是苏俄政权的失误,它也是发挥过积极作用的,排除D项。3.(2020·山东)新经济政策实行仅仅一年时间,列宁就强调:“我们可以十分坚定地说,我们已经可以停止而且正在停止我们所开始的退却……我们走得比我们能够控制的远了一些,但斗争的逻辑就是这样。”这反映出(B)A.列宁科学分析了当时苏俄国情B.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存在政治考虑C.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工业化目标D.计划经济体制在苏俄已开始出现【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经济政策在实行一年之后国家领导人就有将其叫停的打算,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就是缓解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导致的政治危机,因此可以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中有其政治考虑,故选择B项;根据材料“我们已经可以停止而且正在停止我们所开始的倒退”,然而新经济政策在事实上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故排除A项;材料中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并没有涉及是否实现工业化目标,故排除C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前两个五年计划实施过程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4.(2020·辽宁)苏维埃政权成立的初期,列宁急切期待着欧洲先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然而,欧洲革命形势并没有像列宁所期待的那样发展。这意味着苏俄必须“单干”,即单独在一个落后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国突破”对后来苏联模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具有(A)A.封闭或半封闭的烙印B.“加速发展战略”的经济思想C.全面备战体制的特点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解析】“单独在一个落后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打压和围堵,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使后来的苏联模式具有封闭或半封闭的烙印,故答案为A项;“加速发展战略”是由于苏联的经济水平落后,排除B项;后来的苏联模式没有体现出全面备战的特点,也没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排除C、D两项。5.(2020·河北)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4%,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5.5%;“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把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为14.5%。这反映出(D)A.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B.苏联人民为新经济体制的推行做出贡献C.苏联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模式积重难返D.苏联领导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析】苏联“一五”计划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远远超过国民收入增长,于是,苏联“二五”计划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