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复杂思想感情。重点: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复杂思想感情。难点:作者寄托在文中的幽微情思,正确理解“闲人”二字。课前预习:1、预习要求,小组长组织全组齐读课文,至少两遍(要求:读熟课文、读准字音、重音、和停顿。)2、小组齐读课文后,小组长分配任务,请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全文翻译。(如有必要小组长可在小组同学发言结束后再次整理疏通课文。)3、收集关于苏轼的相关知识和本文写作背景。(可在小组长组织下请一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共同完成。)自主学习1、小组内先齐读课文,至少两遍。直至通顺为止。2、解释下列字词。念:遂:至:寻:相与:但:闲人:疏通句子。(1、先找出句中重点字。2、结合课后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疏通。)念无与为乐,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小组长组织全组再次齐读课文,结合2、3小题理解性诵读,读出感情。思考以下内容:(1)作者与谁一起夜游,看到了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慨?(2)品一品(3)题中写月下庭院美景的句子。(可以从以下思考:它所用的修辞,及其作用。)注意答题范式:本句运用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3)结合作者简介及本文写作背景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可从以下思考:闲人指的是什么意思,它是相对哪种人而言。苏轼被罢官,但他依然有如此闲情逸致来欣赏美景,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5、比一比,看看谁朗读的更好。(可以个人也可以小组朗读)注意:读准字音、重音和停顿。如果你能读出情感就更好了。6、(1)展示:有关写月的诗词名句、或歌曲。(2)写一首与月有关的小诗、片段小作文,或者写景的片段皆可。二、问题交流。1、交换导学案、发现问题,订正2-3小题。2、小组合作探究4题,各抒己见,小组长统一最优答案。3、提问质疑。(将本小组讨论时有疑问的地方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注意板书工整。)4、小组长根据组员实力合理安排任务。我要展示题5、可在小组内先行展示给自己组的成员听,补充完整,组织好语言后再展示。三、展示提升(小组捆绑评价,小组长合理安排回答问题的人员。)1、解决黑板上同学提出的疑问。2、展示4、5小题。(2、3题小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问可提出。)3、请把第6题的展示放在稍后。四、巩固达标(看这里:完成后,请把它写到书上醒目位置。)(一)文章都是写景,表达感情却不相同。根据提示完成下题。表达漫步月下欣赏夜景的欣喜和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的是《》,表达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的是《》。(二)对下面的多意字注音并解释。为复有能与()其奇者相与()步于中庭(三)、比一比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强。学完该课,你能根据意思背诵课文了吗?看谁能先完成背诵任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