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7M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记承天寺夜游.ppt

记承天寺夜游.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记承天寺夜游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写作背景朗读示范读准字音相与()藻()荇()理解课文怀民亦未寝(睡觉),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只)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盖,原来。庭院中的月光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理解内容: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踪: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步(中庭)2、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本文中最传神的语句是哪几句?抄下来,说说你的理解。“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体会情感: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你说出它的深刻含义?(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两层意思:①表现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②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小结学学改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