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诗夜游.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2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记承天诗夜游.ppt

记承天诗夜游.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苏轼(1037—1101)字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承天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请注意这些词语的含义或用法: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理解内容:2、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本文中最传神的语句是哪几句?抄下来,说说你的理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讨论体会情感: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欣然贬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你说出它的深刻含义?(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两层意思:①表现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②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领悟文章主旨。结尾句看似多余,但仔细品味则又感到文章因此而意味更深一层,是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笔。这两句话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当复杂,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透出某种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这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由于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风月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给予人的无穷愉悦,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无法领受的。苏轼得到一种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悦,这是身处逆境的苏轼聊以自慰的。本句话是抒怀。略带凄清的月夜美景与作者旷达而幽冷的心境浑然一体,达到完美和谐的至境,令人回味不已。确实做到了文短而意深。周新华老师著作中的评价:“闲人”既有被置闲之悲,又有得闲之喜;有傲视尘俗的自豪,又有启人深思之理趣。试想一个胸有大志、才智过人之士,却被迫成为投闲置散之人,只好放情山水,借江上风月化解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实在可悲!但正因为贬谪,使他被抛出了名利是非场,才有了闲暇的时间与机会,尽情欣赏这绝色美景,因此又是因祸得福。东坡不以贬谪为苦为累,却有闲情逸致“游目骋怀”,享受自然美景之愉悦,成为江山风月的主人,足以自豪自傲。周新华老师著作中的评价那些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为眼前俗务而忧虑不止的人,即便走进东坡笔下的情境之中,也会一无所见,茫然无所得。换言之,要想获得东坡式的“闲中趣”,首先就要从得失荣辱的物累之中解放出来,保持精神的自由与“余裕”。“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找出作者笔下的景物,体味作者寄托的情感。小结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拓展一下吧1、搜集有关“月”的诗句;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