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设计《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设计,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人教版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难词。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3、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4、体会散文常见写法及语言特点。5、学会“描摹形象阅读法”。6、感受时间的宝贵。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及写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以《青春之歌》“太阳下山明朝还会爬上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我的青春小鸟飞走不回来……”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的青春会一去不复返,实在值得珍惜。二、简介作者朱自清(1898—1927),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著称。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三、朗读感知(一)朗读指导一读课文,准确流畅。文中注释字词,随文纠正。二读课文,准确流畅有感情。忧虑、焦急——惶恐——懊悔——发奋(不甘心)互相评议,学习,改进。三听读课文录音,领会有感情地朗读。四读课文,模仿课文录音,有感情地朗读。(二)整体感知1、文体——散文话题——时间人称——“我”——【亲切、自然、真实;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以激起读者的共鸣。】主要表达方式——描写时间匆匆时间本身(匆匆)虚度年华(匆匆)抒情因时间本身(匆匆),而感忧虑、焦急因虚度年华(匆匆),而感惶恐——懊悔发奋(不甘心)2、理清思路,概括各节①写时间一去不复返②写“我”因感悟虚度年华而惶恐③具体描写时间匆匆④写“我”由感悟而发奋的心境⑤强调时间一去不复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突出中心)3、小结中心思想珍惜时间,建功立业,体现(实现)价值!四、体味语言独立体验,小组交流,全班赏鉴,形成共识。(一)赏鉴形象具体优美有意境的句子1、“燕子去了……”—排比;我们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实在值得珍惜;2、“但是,聪明……”—设问;表现作者忧虑而焦急的心态;3、“八千多日子……”—比喻;形象描写了时间流逝无声无息,年华虚度,却毫无知觉。;4、“太阳他有脚……”—拟人;有形有声,可见可闻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5、“吃饭的时候……”—排比;有形有声,可见可闻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6、“跨”、“飞”——形象生动写出了时间的流逝,犹如长了脚生出了翅膀7、“过去的.日子……”—比喻;生动形象描写了时间流逝无影无踪;8、“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反问;催人猛醒,发人深思,加强感情的抒发;抒发了作者奋发有为,追求事业的情怀。(二)赏鉴有含义的词语1、他们——指代时间;2、去的——过去的时间;来的——将来的时间;去来的中间——现在;3、赤裸裸———前者指人来到世上“一无所有”;后者指人离开世上“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什么东西”即虚度年华,没有作为。五、反复诵读六、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并熟读成诵七、小结本文1、语言富于文采。(运用多种修辞;词语准确凝练;善用叠音词)2、情真意切,真实感人。八、“描摹形象阅读法”运用词语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概括的描摹充分理解文章内容。九、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阅读练习(另见)3、以《“今”》《匆匆》为例,思考分析议论文和抒情散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课题文体表达方式主要内容目的《“今”》议论文议论鲜明阐述观点以理服人《匆匆》散文描写抒情形象描写强烈抒情点明题旨,突出中心以情动人人教版小学语文匆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学情分析: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教学目的:1、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2、学会本课的生字。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回“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那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