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态度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言态度初探.doc

语言态度初探.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言态度初探沈依青摘要本文对兰伯特的配对变语试验方法以及其他语言态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运用兰伯特配对变语方法,设计研究方案及具体的操作过程,选择一些双语的中国青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英语、汉语说话人所持的态度。认为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态度,是判断者对不同语言集团所持的带有倾向性的看法。关键词配对变语试验法语言态度中国青年人英汉双语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语言学家对世界上许多语言进行了研究,发现那种认为一种语言比另一种语言优越的看法是没有语言学根据的。所有语言具有相同的复杂性且结构完整,能够满足其说话者的需要。然而,让一些人接受所有语言都一样“好”这个观点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坚持认为某些语言是“好”的,某些是“差”的。这实际是一种社会态度,而不是语言学的观点。对语言“好”、“坏”的评价是建立在社会和文化价值基础之上的,那些被认为是“好”的语言均与威信高的社会集团相联。因此,那些评价实际上是对某一语言集团而不是对语言本身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兰伯特(WallaceE.Lambert)及其同仁(Lambertetal.1960;Lambert1972)在语言态度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种研究方法——配对变语试验法(matched-guisetechnique)。其目的在于利用语言和方言的变体,诱导出某个社会集团成员对另一个集团成员所持的偏见,或是带倾向性的看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把兰伯特的配对变语法运用到实际中,力图诱导出部分双语中国青年人对英语、汉语说话者所持的看法,同时证明兰伯特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一、兰伯特的配对变语试验法在以往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双语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兰伯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在社会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人们对语言及其变体的态度,扩展了对双语现象的研究。他的这一研究在社会语言学里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语言社会心理学。他的研究不仅注重双语者个人的反应,而且重视影响双语者行为的社会因素,以及双语者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兰伯特及其同仁摸索出的配对变语试验法,是一种利用语言和方言变体,诱导出某一社会集团成员对另一集团成员所持的偏见或带有倾向性的看法的研究方法。这种试验法的步骤是,选择一些双语者(他们所掌握的语种相同,如:均掌握英语、法语),让他们先用掌握的一种语言朗读一篇短文,再用第二语言朗读同一材料的译文。将每人以两种语言朗读的短文第12卷第2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TSINGHUAUNIVERSITYVol.12No.21997录音后,打乱所录几段短文的先后顺序,并将它们以似乎是出自不同说话者的方式重新排列并录制。例如:在重新安排顺序时可使第一段录音为说话者A所读法语短文,第二段为说话者B所读英语短文,第三段为说话者C的英语短文,第四段为说话者A的英语短文。这样,当听第四段录音时,听话者很可能已忘记了第一段录音中说话者A的声音特点,并认为第四段是由一位新说话者所读。若实际只选择了8名说话者,而听话者则可能认为他们听了16名不同说话者的录音。当录音制做完成后,要求几组来自同一语言(或方言)集团的听话者(被称为判断人)听这些录音,并根据声音对每一说话人的品格特性进行评价。在兰伯特等人的研究中发现配对变语试验法比直接表态的调查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更能体现出判断人对于不同集团的个人反应。自从1958年以来,他们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进行了几次调查。1958年至1959年,采用配对变语试验法,他们要求一组人数很多的说英语的加拿大人(English-Canadian缩写为EC)中的大学生来评估一些说话人的品格。这些说话人均为说英语和加拿大法语的双语者。然后,从说法语的加拿大人(French-Canadian缩写为FC)中选择一些与上述大学生具有相同年龄、教育水平及社会阶层的大学生听同样的录音。令人惊讶的是,评估结果的分析表明EC大学生和FC大学生均对FC有很深的成见,而偏袒EC变语者。在他们看来,EC变语者更聪明、更可靠、更可爱,且个性更强。FC判断人不仅是一般地贬低他们本民族一语言集团的成员,而且比EC判断人给FC变语者的打分更低。兰伯特认为这一结果反映了社会上广泛存在的把FC看成是二等公民的偏见。普雷斯顿(Preston1963)采用同样的方法对80名说英语、92名说法语的蒙特利尔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语言态度进行了研究。这些大学生采用了18个品格特征来反应他们对说话者的态度。研究者将这些品格特征分为三大类:1)能力,2)人格,3)魅力。第一大类包括进取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