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4年第4期(总第80期)〔民族史论〕北方文物NORTHERNCULTURALRELICS渤海国语言初探刘晓东〔键词〕渤海国关国语官方语通用语〔内容提要〕渤海国语言问题是渤海史研究中最为敏感同时又最为棘手的课题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现存有关文献史料,论证了渤海国语言方面的若干基本问题,从而得出渤海国国语为语、渤海国官方语和通用语为汉语等结论。〔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83(2004)04-0057-07〔〔渤海国语言问题恐怕是渤海史研究中最为敏感同时又最为棘手的课题之一。渤海文献资料传世者不多,语言资料尤为罕见。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尚未有关于渤海国语言方面的专题论文发表。笔者过去在有关论文中曾提到渤海国语言问题①,也只是约略论及,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尽管学术界目前尚未发表有关渤海国语言方面的专题论文,但并不是说学术界对此没有提出过一定的看法或观点。如孙秀仁、干志耿先生认为“在渤海境内只能把汉语作为公认的:约定俗成的官方语言和时尚语言”“汉语、,汉字成为唯一可以沟通渤海境内各族的语言和文②字”。这里,突出了汉语的优势地位,而且在通用语方面甚至用了“唯一”一词。朱国忱、魏国忠先生认为“随着渤海政权的逐步封建化,汉语的地位与影响也在不断上升,终于成为整个社:会的通用语之一”“在这些语言中,,语作为主体民族的语言而处于优势的地位”“当时,,语无疑作为官方正式用语而得到广泛使用。然而,汉语的地位及应用却在不断上升和增长,③并随着‘唐化’的渐进而成为官方用语”。这里似乎突出了语的优势地位,说到汉语的官方语地位,指的是渤海后期,没有用“唯一”一词,说到汉语的通用语地位,指的也是渤海后期,也没有用“唯一”一词,而用的是“之一”一词。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学界对渤海语言问题的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20年来,国内似乎没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研究,我写本文的目的绝不是要对上述两种观点做什么评价,而是觉得应该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和深入研究渤海国语言问题。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拟根据现有资料,对渤海国的语言问题做一探索性研究,期望抛砖引玉,供学术界批评指正。一、渤海国的国语渤海国作为接受唐朝册封的地方民族政权,其建国的主体民族是,语应该就是渤〔作者简介〕刘晓东,男,1955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县,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为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邮编150001。NO1412004TOTAL80?57?海王国的国语。这里所说的国语,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国语,即指建国主体民族所固有的语言。如攻灭渤海国的辽和攻灭辽的金,都曾以汉语立朝,即把汉语作为官方语;以汉语沟通内外,即把汉语作为通用语。但二者都把自己建国主体民族的固有语言作为国语来认定,即辽以契丹语为国语,金以女真语为国语《辽史》《国语解》《金史》《国语解》,中的和中的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元朝、清朝曾统一中国,也都以汉语立朝即把汉语作为官方语,并以汉语沟通内外即把汉语作为通用语,而且汉语的覆盖面与普及程度已远远超出蒙语和满语。但无可否认,对于元朝来说,只有蒙语才能称之为国语;对于清朝来说,只有满语才能称之为国语。正是因为语作为渤海王国的国语地位,所以当时也可称语为“渤海语”。公元(渤海定王永德二年,日本嵯峨天皇弘仁元年),渤海使高南荣等出访日本,同行者有高810年多佛。据《日本纪略》前篇卷十四记载“渤海使首领高多佛脱身留越前国,安置越中国给食,即:令史生羽栗马长并习语生等,就习渤海语。这里出现了”“渤海语”一词。金毓黻先生指出“按:④我完全赞成金毓黻先生的观点。渤海以渤海语即语,亦即后来之女真语。”“”名国⑤后,其主体民时,其主体民族固有的语言无疑可称之为“语”而其,“去号,专称渤海”族固有的语言当然可称为“渤海语”。按日本与渤海交往密切,有必要了解渤海国语———语。而渤海使首领高多佛脱身留日本,正为日本有关人员学习渤海国语———语提供了绝好机会。早在公元720年(渤海武王仁安二年,日本元正天皇养老四年)日本就曾“遣渡岛津轻⑥,公元763年(渤海文王大兴二十七年,津司从七位上诸君鞍男等六人于国,观其风俗”⑦日本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七年),日本曾派内雄等人去渤海国“学问音声”。由此可见,公元810年日本派人“就习渤海语”与公元720年派人去渤海“观风俗”公元763年派人去渤海、“学问音声”等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出于对渤海主体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与学习的需要。按现代语言学分类,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满—通古斯语族,女真语是语的直接继承,满语又是女真语的直接继承。因此,研究语者必须要从女真语、满语中去寻求根据。二、渤海国的官方语官方语应指朝廷及官方正式场合的规范用语。《旧唐书?渤海传》谓渤海“颇有文字及书记”《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