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省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参加省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

参加省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参加省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南平光泽教育局教研室邓德星福建省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研员高级研修班培训活动于2012年3月19日至22在福州举行,本人有幸参与了培训学习,受益匪浅。本次培训内容共有三个主题: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要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解运用(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王彦伟);三、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付宜红老师从“新课标颁布的背景”、“新课标实施的意义与价值”、“学习与实施新课标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以及“10年课改我们的教学、教研的进步与期待”四个方面作了祥尽的讲解。如第一部分“新课标颁布的背景”讲到:新课标的颁发经历了8年修改完善和10年学校实践的检验;经历了国家《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研制与实施;经历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减负等过程。通过以上内容的回忆总结,阐明了新课标的出台来之不易。在第二部分“新课标颁发的意义与价值”部分,讲到了新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肯定与坚持;充分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与教训;课程建设走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回应了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减负体现在四个方面:删除部分内容;降低要求;通过进一步明确基本概念的内涵,限制知识难度;通过设置选学内容,增加课程的弹性。)在第三部分“学习与实施新课标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中着重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渗透,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课程教材内容的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和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承担着传承文化传播的使命。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方面提出:1、教学与考试要严格按新标准执行,教学及评价要关注标准中行为动词的调整,减负需关注差异,综合治理,反对一刀切的简单化、形式化的做法。2、关于评价考试改革方面,要关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活动经验,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第四部分“10年课改,我们的教学、教研的进步与期待”方面提出:1、要让“关注学生”脱离口号。尊重学生体现在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尊重不同见解、鼓励质疑、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提出了课堂重心要下移的观点:观摩课既要看教师的表现,更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要重教学设计,更要重随机应变;讲得好,不如讲得少;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中真正落实,还需加关注学生真实的感受和真正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要因材施教等。2、要防止贴标签的价值观教育。3、关注教学方式,也要关注内容价值。4、加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教学研究应指向课程改革基本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研究应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找准真问题、抓住核心问题,教学反思要落到实处。5、要增强目的、目标意识。目的目标意识——明确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整体把握学段目标,制订好每一课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层次化:大目标、小目标,远目标、中目标、近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本课目标;目标的具体化:每个活动的设计、多媒体使用的意图、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讨论的价值。教师对课程价值的把握决定课程实施的质量。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王彦伟老师就如何解读课程标准为我们做出很好的示范。如阅读《课程标准》的可能性目标,了解课程内容的变化情况(什么增了,什么减了,为什么增,为什么减,增减变化的意义),把握各知识领域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课程设置的主线,新课标中的核心概念的理解等进行了疏理。王彦伟老师着重就“图形与几何”这块内容的变化情况、教学要求、编排体系以及教学建议等与教研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我们解读课标、理解教材、开展教学及研究等做出了示范和领引。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的“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讲座,从课程背景、教育、数学、数学教育等方面为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座的内容涉及从大学到中学再到小学的数学课程结构的介绍和分析;新课标关键词解读(学生是主体、过程是目标、创新: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数学本质——重要的、“做数学”——动手做);认识数学课程内容的三个基点(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沿革、发展,实际需求);认识数学新课程变化三个基本视角(数学视角、教育视角、学生视角);数学与数学教育内涵;数学学科特点(抽象性、严格性、应用广泛性);重要的小学数学内容;数学建模等以及结合实例就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针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等作了深入浅出的示范性指导和引领。通过本次培训,本人不仅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对新课标中的新增内容、相关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