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县第二中学中考备考研讨----化学组张烨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5.4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徐水县第二中学中考备考研讨----化学组张烨1.ppt

徐水县第二中学中考备考研讨----化学组张烨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徐水县第二中学教学楼---行知楼徐水县第二中学张烨为了最有效的备考,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努力做到:我从三个方面来介绍:第一部分科学备考把握中考脉搏一、多条途径,学习课标新理念一、多条途径,学习课标新理念徐水课堂的教育模式:“自疑自探,步步提升”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新授课的教学模式:4.引导点拨: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在小组内都无法解决的,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如果在某一小组内有个别学生会这个难点,作为老师依然不讲,让学生讲,因为学生讲得再不成熟,学生间的交流学生都能听得懂!5.总结归纳: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学会学习。如果欠缺太多时,老师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6.检测提升:当堂知识当堂检测,当堂掌握,学会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每节课再紧张也得留出8到10分钟的检测时间。任何一节新授课和复习课可以不完全按照以上几个环节,也可以次序前后颠倒,但每节课必须有学生看书的时间,每节课必须有学生做题检测的时间。3、请进来,让专家洗脑国家督学胡欣懿教授的讲课怎样适合孩子发展,怎样才能还原学生自然生成的学习本质呢?实际上在全国各个地方也都在尝试创新的教育中国更在发展山东潍坊采用了小组的教学模式,称为“学习共同体”二、分析变化,把握中考新方向三、对中三化学教学的启示1、紧跟“说明”抓主干,狠抓基础不放松2、实验探究能力重在培养3、构建网络促提高4、化学用语要规范第二部分周密计划高效备考一、2012年中考化学备考思路二、关注细节、周密计划、助力备考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其他计算题的处理例如: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在新授课“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在“自学质疑”的环节,你会发现学生会很容易从书上找到“比的关系”而且运用得很好,只是在他的计算中没有单位没有格式,只有一个比例式,这正是学生的认知思维。(2009年中考题)(2010年中考题)(2011年中考题)第一板块:“专题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分离、检验和提纯3.小明在家中厨房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一个关于碳酸根离子检验的题型”4.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专题二:科学探究例如:1.在一些食品的包装袋中常会有一个小纸袋,标明该袋中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用于干燥。(1)生石灰(CaO)可做干燥剂的主要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有人对它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获得了较多的收益,其实验方法如下:2.在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之后,老师让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同学们积极思维,大胆创新,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如图7-1所示是从中选出的四种方案:各方案的操作方法如下:图A:取下玻璃塞打开活塞,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图B:用适当的方法取下橡皮塞,晃动试管;图C:挤压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图D: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振荡。专题三:信息给予题(2009年中考题)28.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专题四:开放性试题2.大棚中种植蔬菜在冬季需补充CO2,某同学在自家大棚中设计了补充CO2的方法,将工业用的废硫酸用水稀释后,盛放在塑料桶内,悬挂在高处,每天向桶内加适量的碳酸氢铵,它和硫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将塑料桶悬挂在高处的原因是;(3)反应生成后的硫酸铵在农村还可以作为使用。(2011年中考题)专题五:推断题1.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2.由一种氧化物A和一种正盐B组成的白色固体混合物、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所示:(2009年中考题)(2010年中考题)3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2011年中考题)3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氧化物,E、F为金属单质,且F为紫红色,化学反应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专题六:“化学实验”,我们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试”的时候同时进行,会在学生进行实验的同时了解实验基本技能。(2010年中考题)7.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