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初中学业考试备考研讨会.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汕头初中学业考试备考研讨会.ppt

汕头初中学业考试备考研讨会.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2016年生物学业考试情况(一)2016年全卷统计数据(二)满分卷学生及所在学校(三)前100名所在学校及比例学校学校学校(四)前100名各区县人数及比例(五)平均分前50名学校排序排序排序排序(六)各区县平均分1.首先是要按课程标准开足课时,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2.制定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并把它落到实处。3.加强对课标、省制定的《广东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生物学业考试大纲》的学习和研究。4.突出生物核心概念、主干知识的复习教学。5.重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和复习力度,注重对学生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6.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7.合理使用复习资料。第二部分为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建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教育部于2016年9月18日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此次中考改革,在考试科目构成、考试内容、成绩计算等多方面均有变动。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现状。综合改革试点将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变。哪些地市进行试点由自己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般由地市组织实施。(一)主要变化变化一:“两考合一”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后将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我市中考已实现“两试合一”,影响不大。变化二: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基础学科,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将体育也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但并不要求将所有科目纳入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文理兼顾,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计分科目”。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发展学生优势特长。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可以选择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之外的其它“录取计分科目”。但是,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要文理兼顾。没有选择的科目,不仅“要学”、“要考”,还要达到“合格”。我市的中考文化考试一直是考七门学科:即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和历史科目,而生物和地理这二门科目不含在其中。按照教育部的这个改革方案,今后汕头中考将采取怎样的考试形式,还有待研究。变化三:成绩表达方式这次中考改革将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与此同时,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重申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的要求,避免学生分分必争、过度竞争。变化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让以往处在从属、参考地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主角,在高中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评价内容上,要求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破解唯分数。变化五:高中自主招生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我市中考招生录取在稳定的基础上正在往更“公平”的方向调整,已实施异地中考、指标到校新政等。(二)时间进度(三)五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