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议苏轼的词摘要: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最为有名的文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诗、词、散文兼美的文学大家,单就词的一方面而言,他的贡献尤其杰出。他的词或情感奔放深挚,表现出意境壮伟雄浑开阔,高远深邃,呈现出奔放豪迈,开朗刚健的阳刚之美;或语言秀丽清新,情思曲折真切,呈现出细腻委婉之态;或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谈禅说理,表现了他淡泊旷达的心境。他词风多变,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他豁达开朗、潇洒超旷的性格气质。本文主要从苏轼词的风格,即豪放风格、旷达风格、婉约风格等三方面,通过对苏轼不同时期的几首代表性的词进行分析,说一下笔者认识的苏轼。关键词:苏轼词风豪放旷达婉约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在宋朝时发展到极致。故有唐诗宋词之说。词初名“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所以最开始的词为应曲而作,多描写闺阁情思,男女恋情,辞藻华丽,题材狭窄,内容空虚。词成了文人们不可抑制的情欲的宣泄工具。这种风格从词诞生之初一直延续到北宋。只有到了苏轼,才使词走上了“向上一路”。他不像柳永那样自甘小道,也不像晏殊那样自我分裂,开创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这一切与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豁达开朗的人生观念是密不可分的。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为人宽大如海。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胗文暝拢涣鞣胖粱浦荨T诨浦菟哪甓嘣诔嵌?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哲宗即位后,曾任、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他的魅力人格和多样化的词风是相辅相成的。被贬黄州是苏轼思想的重要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后期又参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外儒内佛。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未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经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虚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亦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完善的意味。他那种谈笑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历经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正是这三种思想合力的结果。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正直士大夫的人品气节;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支撑着佛老的静达旷放,成就其虚静高洁的心态和淡泊超拔的性格,使其一辈子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自适的心态和风流潇洒的气度。也正是苏东坡有这样的人格特点,他的词也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其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苏轼留下三百多首词,豪放词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的词题材广泛,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总的来说,苏轼词风大致可分为三类: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一、豪放风格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意有所触,情有所激,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张伯驹《丛碧词话》。)这种直抒胸臆的词作,其情感至深。且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曰:“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引)但这里的江山景色,却使词人深有感触,——意有所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寥,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眼前的景色使词人联想到三国鏖战古战场—“赤)壁”,感到事业无成而岁月不我与,“情有所激”写下了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