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随堂基础巩固.doc
上传人:瀚玥****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随堂基础巩固.doc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随堂基础巩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随堂基础巩固]1.“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共同着眼点是()A.与各国建立新型的平等外交关系B.废除旧政府屈辱的外交关系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及特权D.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B项与“另起炉灶”相符;C项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相符;D项与“一边倒”相符。两政策无论是废除旧政府屈辱外交,还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最终都是为了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答案:A2.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①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促成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③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实际考查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②④都是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①明显不符合题意,可排除;③是建国初期奉行的外交政策,并非成就,故可排除。答案:D3.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提出或阐发的是()①“一边倒”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方针④“另起炉灶”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①④是毛泽东提出的,他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所以排除含有①④的选项,答案为B。答案:B4.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主要是为了()A.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与攻击共产主义的分子进行坚决斗争C.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D.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参加万隆会议的国家及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分析,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D5.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两次重大外交活动。[探究主题]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意义和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意义。(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探究问题](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2)“这些原则”对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有何意义?(3)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参加这两次国际会议对新中国外交发展有何意义?[探究思路]首先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些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2)问;第(3)问把握好是50年代中期的两次会议。[尝试答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3)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