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评估区范围浅析(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3.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评估区范围浅析(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评估区范围浅析(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评估区范围浅析(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园林#绿化#环保#文章编号:1009-6825(202105-0341-02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评估区范围浅析*收稿日期:2021-10-19*: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项目编号:黔科教办[2007]03号作者简介:巨伟君(1983-,男,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贵州贵阳550003巨伟君摘要:为了有效地对矿山环境进行保护与综合治理,直至恢复生态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通过计算移动角、边界角和利用大井法计算出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半径,根据具体地形地貌,确定评估区范围,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移动角,边界角,漏斗影响半径,评估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经103b36c~106b44c,北纬26b21c~27b47c之间。东西长309km,南北宽157km。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煤占主要地位,保有储量233.41亿t,占全省储量的47.5%,号称/黔西煤海0。矿山的开采在满足本地区电厂和其他燃料用户需求,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为使矿区开采时对生态环境和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有效地对矿山环境进行保护与综合治理,直至恢复生态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估区范围的准确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矿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及矿山工程建设规模,矿山矿业活动影响评估范围是在预计矿区地表变形影响范围的基础上按移动角向外扩至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与边界角影响及疏排水影响范围以及其他因素叠加之后的范围。1移动角、边界角的确定移动角(边界角指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情况下,移动盆地主断面上临界变形的点(盆地变形的点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在煤壁一侧的夹角,如图1所示。1.1移动角的确定由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6(简称5三下采煤规程6[1],根据开采煤矿矿区具体地形地貌,查看覆岩性质区分的地表移动一般参数综合表,先获取煤层上山方向移动角C和走向方向移动角D。若所采矿区为重复采动时,上山移动角减小5b~10b,下山方向移动角B根据表中公式求得。1.2边界角的确定根据上述所确定的矿井覆岩类型,若为重复采动煤矿,边界角减少2b~7b的原则,选取走向边界角D0及上山边界角C0。下山方向边界角B0根据表中的公式亦可求得。2影响半径的确定随矿区开采的深入,会使其形成大面积井下采空区,导致部分地下水水位呈降低趋势。将开采矿区概化为大井,根据5采矿工程设计手册6[2]/大井法0公式计算出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半径。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半径R的计算:R=2SKH。其中,R为影响半径,m;S为降水深度,m;K为渗透系数,m/d;H为水头高度,m。1参数K的确定。贵州地层经验值的取值范围为0.01m/d~0.1m/d,根据碎屑岩和溶蚀岩不同而异。2降深值H的确定。最低采矿标高的覆盖层厚度与最高采矿标高的覆盖层厚度和的平均值,如图2所示。3水头高度S的确定。地表寻两泉眼出露点,将两泉眼连接起来,然后取其中点,并投影到最低采矿标高上,所获取的值即为S的大小,S一般小于H。若地表找不到泉眼,则以长兴组(Pc3的底板作为泉水出露位置,取两泉眼到最低采矿标高的差值之和的一半,如图2所示。3结语1移动角确定的范围,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及评估区严重区;2边界角与移动角之间的范围,视为评估区较严重区;3边界角与影响半径之间的范围,视为评估区较轻区;4评估区的范围,是在以上范围叠加后,根据具体情况外扩的结果;5移动角、边界角、影响半径理论计算值的确定,在具体指导相应范围时,需根据具体地形地貌,相应的向外增扩。参考文献:[1]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2]张荣力,何国维.采矿工程设计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3]DZ/T223-200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S].文章编号:1009-6825(202105-0342-02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探讨收稿日期:2021-11-04作者简介:林继华(1980-,男,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工程师,讲师,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7陈琼琳(1965-,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尹勇(1983-,男,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128林继华陈琼琳尹勇摘要:通过对目前园林建筑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