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东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2022年东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年东北农业大学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归纳整理以备考之用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必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答案:A全面发展的人B自由发展的人C和谐发展的人D健康发展的人解析:A2.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考虑,一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答案:A科学性知识B策略性知识C功能性知识D生产性知识解析:B3.师德修养高境界的主要标志是()。答案:A对教育规律的苦苦求索B对教学知识的艰辛积累C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D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解析:D4.心境是一种微弱的,具有()的情绪状态。答案:A持久、稳定性B短暂强烈性C短暂、弥散性D持久、弥散性解析:D5.“打开书什么都知道,合上书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许多人复习功课时常常出现的现象。利用记忆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答案:A专家效应B自我参照效应C首因效应D产生效应解析:D6.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三个阶段。答案:A备课前、备课中、备课后B讲解前、讲解中、讲解后C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D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解析:D7.我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了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答案:A思想政治教育B生产劳动C生活实践D科学理论解析:B8.()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答案:A德育内容B德育过程C德育目标D德育原则解析:D9.中学生喜欢背着老师和家长,与几位合得来的同学外出活动,这反映出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中的()特点。答案:A自我意识B情绪C人际关系D人格解析:C10.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称为注意的()。答案: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解析:B11.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Gest答案:Alt”,以“G”开头,它的意思是()。A行为B整体C精神D人本主义解析:B12.学校的建筑物,教室布置,文化长廊,文化活动,学风、班风、校风属于()。答案:A广域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解析:D13.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精神的是()。答案: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解析:B14.“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这是在测试受令者()。答案: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转移解析:B15.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答案:A赞赏;合作B合作;反思C引导;帮助D反思;合作解析:D16.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最早、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是()。答案:A感知觉B认知C思维D记忆解析:A17.下列关于智力与创造力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A智力与创造力是线性关系B高智力者一定有高创造力C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D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解析:C18.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是()。答案:A信息技术教育B发展性评价C研究性学习D劳动技术教育解析:B1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及()。答案:A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B教育再生产管理人才C教育再生产现代文化D教育再生产经济流程解析:A20.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位老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们头也不抬,随口回答。“胡说,蚂蚁怎么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们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这个案例说明教师()。答案:A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B缺乏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C不了解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D不具有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解析:A21.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