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必看精编】.docx
上传人:斌斌****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必看精编】.docx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_6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品】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集锦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散文内容所表现的优美意境。2.积极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学习按散文句式进行仿编。3.初步理解幸福的含义,知道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活动准备:1.《找幸福》课件、《致爱丽丝》、《幸福拍手歌》音乐。2.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的小图片、字卡。3.小猫、大雁、青蛙、农民伯伯、妈妈挂饰若干。4.供幼儿观察、讲述帮助别人找幸福的小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无声课件:大家找幸福的'动画。1.导入:小朋友,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吗?大家都在找他,是谁在找幸福呢?他们找到幸福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幼儿欣赏无声课件。3.提问:谁在找幸福,有没有找到幸福?找到的幸福是什么?4.幼儿个别讲述。二、完整欣赏课件及散文,掌握散文句式。1.完整欣赏散文。2.提问:他们找到幸福了吗?找到了什么样的幸福?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顺序、先后出示小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3.学习、掌握句式:*在哪里干什么?他说:我找到幸福了。三、初步学习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1.看图片提示,师幼一起听音乐伴奏朗诵散文。2.自选角色表演,进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四、学习用散文句式仿编。1.教师:还有谁也会去找幸福呢?他会在哪里找到什么样的幸福?他会怎么说的?2.幼儿用散文句式仿编。3.用散文句式说一说自己感到幸福的事。4.观察图片,也用散文中的句式说一说。五、集体舞:《幸福歌》。活动延伸:区域活动:语言区提供图片鼓励幼儿继续用散文句式仿编散文。游戏活动:游戏中鼓励幼儿户型帮助。家园共育: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附散文:找幸福幸福是什么?大家都在找他。小猫在河边钓到两条大鱼,他说:"我找到幸福了。"大雁在空中和同伴一起旅行,他说:"我找到幸福了。"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他说:"我找到幸福了。"农民伯伯在田野里看着金黄的稻穗,他说:"我找到幸福了。"妈妈在怀里亲着小宝宝,她说:"我找到幸福了。"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一、活动前的思考教材的分析:这是一首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富有韵律的儿童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在短小的诗歌中蕴含了大树和小鸟之间友好快乐的浓浓情意,适合中班幼儿学习,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部分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材中让幼儿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是本活动的难点,教师很难用深奥的理论来阐述,在活动设计中,我还是通过让幼儿了解大树和小鸟是好朋友,为什么是好朋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样更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分析:孩子们在以往类似的语言活动中,大多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乐意用语言简单表述自己的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大小字样有一定的熟悉。但是由于幼儿的词汇量如叠词等比较少,因此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并努力为每个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活动目标1.学习诗歌,加深对汉字大、小的认识。2.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采用部分替换的.方式,尝试仿编诗歌。3.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三、活动准备1.图片一套2.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大、小字样。3.幼儿用书:《大树和小鸟》四、活动过程:(一)出示大小字样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看看是谁呢?2.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猜测。教师:原来是一位大客人和一位小客人呀。3.教师:其实呀它们各自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一个叫大树,一个叫小鸟。它们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大树和小鸟》。(二)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诗歌。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教师:这首诗歌里,大树和小鸟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幼儿讲到什么,就出示哪张图片。)3.教师:为什么大树和小鸟快乐陶陶呢?4.教师总结:大树和小鸟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所以它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那我们再把这一件快乐的事情感受一下吧。(三)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结合留白的方式,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念诗歌。如教师边指图片边念:大树--幼儿接念:高高。教师再念:住着--幼儿接念:小鸟。等等。(四)分角色学念诗歌。1.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一半念大树,一半念小鸟。2.男孩女孩分组,男孩念大树,女孩念小鸟。3.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比赛。(六)仿编诗歌。1.教师:高高的大树上还会住着谁呢?(如幼儿说到松鼠,则将诗歌中所有的小鸟替换为松鼠进行仿编。)五、活动延伸:1.家园公园:回家后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跟他们一起表演。2.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