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上册(8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上册(8篇).docx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上册(8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上册(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上册篇一1、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形式和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9个生字,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搭配词语,积累词语、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2、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以及家乡近的来有哪些变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3、通过展示台及宽带网提高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重点:识字、积累词语难点:夸家乡、写家乡课件、学生收集的资料四课时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自读探究。请学生先读读几组词语,再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发现。3、汇报学习情况。学生进行学习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①每组的两个词中均含有相同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意思不同。②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要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4、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5、师小结: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所需使用的工具;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物品,后一个表示场所。6、拓展练习:填一填。游泳——火车——洗衣———服装——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游戏激趣:走出“小小观察台”,我们又来到“字词游戏宫”。①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②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交流识字方法(有针对性的指导“窗、恶、善、内”等读音。)③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男女生或同桌对读)。④去掉两个词之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并适当运用。⑤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识记9个字。2、我会填我们积累了那么多优美的词语,你会给它们找个朋友吗?①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②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③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3、我会读我们再到“古诗词王国”去欣赏古诗,看谁读得好,记得快。①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②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③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要读出感情。④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一、谈话导入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夸夸自己的家乡。(板书:夸家乡)二、完成口语交际的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本p56的口语交际。2、教教师明确要求:(1)、可以夸家乡迷人的风光(2)、可以夸家乡丰富的物产(3)、可以夸家乡的变化(4)、可以讲家乡的未来3、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图片、照片等),同学间互相介绍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4、充分“对话”,夸家乡。(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的同学提问或作补充说明。(2)、模拟“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么样的?5、写一写把自己刚刚说的内容,整理好后,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教学展示台一、接龙游戏1、看、说2、小结:词语接龙的特点是利用前一个词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个词开头的第一个字。依次类推。3、如:祖国——国家——家园——园长——长大——大家再选词语接龙,口头说说光明——明天——()——()——()了解—()—()——()——()园地—()—()——()——()4、让学生互相交流,看谁说得多二、展示收集的图片1、老师先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2、学生展示3、讲一讲变化一、导入1、听歌曲爱我中华2、导入:我国地大物博,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像歌曲里唱到的一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各族人民。二、教学“宽带网”的内容。1、投影展示部分民族图片,创设情景,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3、各小组向全班交流汇报。4、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5、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6、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7、再次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