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0 两极格局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佳宁****么啦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0 两极格局的结束 新人教版选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0两极格局的结束新人教版选修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二十)一、单项选择题1.里根执政之初,提出新“遏制”政策,以抗击苏联扩张。里根政府的政策不包括()A.缓和与苏联的关系,与其合作B.发动思想宣传攻势,在思想意识领域打击苏联C.重振国威,“以实力求和平”D.以经济和科技竞赛拖垮苏联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里根执政后,随着美国国力的恢复,提出了新“遏制”政策,包括在思想意识领域打击苏联、“以实力求和平”、以经济和科技竞赛拖垮苏联等,故B、C、D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此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不可能主动缓和与苏联的关系,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2.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宣传画,画中出现了当时热映的《星球大战》中的大量科幻战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表明美国推动新技术革命的决心B.体现了美国保持军备优势的思维C.反映了美国政府推动电影等产业D.说明了总统制度是国家根本制度答案B解析“星球大战计划”体现的是美苏军备竞赛,而不是美国要推动新技术革命的决心,故A项错误;“星球大战计划”就是美国要通过空间技术来发展军备,以保持在美苏对峙中的优势,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突出美国要发展电影产业,故C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美苏的军备竞赛,而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3.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之音”电台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说:“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制造苏联和它卫星国内部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筹划苏联B.和平演变C.遏制社会主义D.稳定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制造苏联“卫星国内部不稳定局势”,煽动“民族主义的火焰”,是为了配合美国政府的“和平演变”战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4.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在对外政策上,其“新思维”主张()①人类生存高于一切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利益③不同社会制度难以共存④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戈尔巴乔夫在对外政策上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基于此,他对美国采取了“缓和”战略。5.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答案C解析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而苏联就是葬送于戈尔巴乔夫之手。6.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关系经历了扼杀→合作→冷战对峙的过程,这种关系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是()A.落后必然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B.经济决定政治,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在世界上才会有地位C.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的合作是一种错误行为答案C解析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关系经历扼杀→合作→冷战对峙的过程可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对落后国家的教训,故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7.在长达几十年的美苏争霸中,争夺与缓和往往相伴而生。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不符合“缓和”特征的是()A.赫鲁晓夫访问美国B.柏林墙的修筑C.“中导条约”签订D.苏联撤出在古巴的导弹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墙的修筑是德国分裂的象征,是“紧张”的表现。8.日本《选择》月刊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强求”“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可知,日本把中国的发展看成是带有目的性的,其实是不认可中国的发展、壮大,是冷战、敌视思维的延续,故选C项。日本没有承认中国的领导地位,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日、美、欧等国对中国的需求增大,但并不代表它们在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B项错误;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二、材料分析题9.在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美苏两国始终是主角,美苏关系影响着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富尔敦演说”材料二关于二战后两极世界的特点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