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同步练习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治水必躬亲》同步练习1.doc

《治水必躬亲》同步练习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治水必躬亲【同步达纲练习】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躬历山川()非咨询不穷其致()()好逸而恶劳()亲劳胼胝()()远嫌而避怨()布袍缓带()二、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1)泥于掌故()(2)躬历山川()(3)好逸而恶劳()(4)计利而忘义()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泥于掌故()(2)非咨询不穷其致()(3)势有曲直()(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5)不可执一()(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7)冒雨冲风()(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四、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B.送孟浩然之广陵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五、阅读下列选段,完成文后各题(一)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别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是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二)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1)雨雪三日()(2)雨雪三日而不霁()(3)晏子入见,立有间()(4)逸而知人之劳()(5)公披狐白之裘()(6)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2.下列句子与“雨雪三日而不霁”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景公觉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事中,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正确的一项是()A.欣赏晏子的幽默言谈。B.尴尬地发现自己的失言。C.对自己不知黎民之苦觉得愧疚。D.对自己身强体健颇为自豪。5.这段文字中晏子劝谏君王的方式是()A.犯颜直谏,言君王当与民同饥寒。B.慷慨陈词,分析治国成败的关键。C.再三反问,令君王自悟其过失。D.相机启发,并以仁君来期勉君王。6.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一个怎样的君王?(仅就上文内容作简单的评价)参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