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课件 PPT.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课件 PPT.ppt

幼儿心理第七章-思维课件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幼儿的思维第一节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思维概念间接性: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它和感知觉不同,它不是直接对事物做出反映,而是间接地反映事物1、探知历史2、知晓现在3、预测未来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概括性: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思维并不像感知觉那样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具体的事物,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我们通过地面湿漉漉,间接知道是昨晚下雨的结论,那是因为下雨地面湿漉漉的情况曾多次出现过,我们概括了“下雨地面会湿漉漉”的经验,主要表现为经验。幼儿第一次入园,老师介绍自己说是班主任李老师幼儿每次入园,都看到班主任李老师幼儿概括出一个结论:我们的班主任是李老师,她每天都在幼儿园迎接我们。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3思维与感知觉3思维与感知觉、语言的关系思维与感知觉思维与感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感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产生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是认识活动的低级阶段。思维则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是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与语言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材料。语言中的词都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联系的概括。如“灯”就是对各式各样的灯的概括。思维的表达与交流也是借助于言语活动来实现的。练习题三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1.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2.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3.具体形象思维的突出特点(3)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听奶奶抱怨小鸡长得慢,就把小鸡埋在沙里,把鸡头留在外面,还用水浇,并告诉奶奶:“您的小鸡一定会长得大大的。”(6)固定性思维缺乏灵活性,常常“认死理”。例:孩子=小孩小明争抢小强一个玩具,老师拿来一个同样的玩具给小明,小明说什么也不要。(三)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1定义:是指运用概念(词),根据事物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5张桌子或5把椅子。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的直观形象教具,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时,老师总是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时,又用手做出了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四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一)思维方式的变化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二)思维工具的变化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感知和动作)(表象)(语词概念)动作和语言作用变化的规律:动作在其中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一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表现在:1.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①具体性②形象性③经验性④拟人性⑤片面性⑥固定性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一)幼儿对概念的掌握1、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2、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数概念比实物概念更抽象,掌握数概念比实物概念要困难。数概念在3岁以后开始形成。林崇德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口头数数→给物数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3、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特点(1)大多通过实例的方式获得。(2)个别通过语言理解获得(二)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3)判断根据客观化【案例分析】有的小孩子认为给书包上皮是因为怕它冷;球从桌子上滚到地上是因为它“不想呆在上面。”如何看待孩子的类似判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而是按照“游戏的逻辑”或“生活的逻辑”来进行。(4)判断论据明确化【案例分析】问一幼儿:“你知道为什么要刷牙吗?”幼儿说:“因为是妈妈说的。”如何看待这类现象?幼儿初期儿童虽然能够作出判断,但是,他们没有或不能说出判断的根据,或以他人的根据为根据,如:“妈妈说的。”“六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3】向幼儿讲述这样两件事:“明明正在看书,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