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波峻****9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B.神权具有至高地位C.贵族垄断祭祀权力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玉琮、玉璧出土于大型墓葬,说明良渚文化遗址的墓葬存在等级差别,可以佐证当时出现社会等级分化,A项正确;玉琮、玉璧等宗教礼器的发掘表明当时已经产生宗教神权思想,但无法得出神权地位至高,排除B项;玉璧、玉琮只是祭祀用具之一,仅凭玉璧、玉琮的考古发掘情况不足以断定贵族垄断祭祀,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社会等级分化,不足以佐证国家形态初步显现,排除D项。故选A项。2.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和“壤”的概念,再由“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可知“壤”指的是农田土壤,战国时期“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是围绕“壤”的生产力的观点,综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观念萌发,A项正确;人地矛盾是在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后产生的,题干主旨并不是人地矛盾,排除B项;粮食生产早已受到重视,排除C项;道家是当时的显学,土壤生产力可以变化这一观点确实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但不是题干的核心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3.秦汉时代,士人对于著述一事态度极为审慎,不敢轻易动笔。因为无论经书、传注还是史籍、子书,其书写格式都是每书若干篇,每篇若干简,每简若干字,用简数和书字数都非常固定。这表明()A书写材料亟待革新B.士人治学风格严谨C.儒家经典地位崇高D.政府厉行文化专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代(中国)。根据材料“秦汉时代,士人对于著述一事态度极为审慎,不敢轻易动笔。因为无论经书、传注还是史籍、子书,其书写格式都是每书若干篇,每篇若干简,每简若干字,用简数和书字数都非常固定。”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由于书写材料以竹木质的简牍为主,因此才出现了对于著述一事态度极为审慎,不敢轻易动笔,说明书写材料亟待革新,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因为书写材料导致的现象,而非治学严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儒家经典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描述关于政府的文化政策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4.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平时巡行、岁末进京。东汉时期,刺史在州内拥有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监察区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A.解决了郡国并行的威胁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C.提升了政府治理的效能D.埋下了军阀割据的隐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州从监察区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可知,汉武帝设置刺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刺史权力越来越大,掌握较大的地方权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集权,埋下军阀割据的隐患,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实行后,才逐渐解决郡国并行的威胁,排除A项;刺史权力的不断增大,一定程度威胁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刺史权力的增大,不一定能提高政府治理的效能,排除C项。故选D项。5.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