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上传人:玄静****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B.神权具有至高地位C.贵族垄断祭祀权力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2.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3.秦汉时代,士人对于著述一事态度极为审慎,不敢轻易动笔。因为无论经书、传注还是史籍、子书,其书写格式都是每书若干篇,每篇若干简,每简若干字,用简数和书字数都非常固定。这表明()A.书写材料亟待革新B.士人治学风格严谨C.儒家经典地位崇高D.政府厉行文化专制4.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平时巡行、岁末进京。东汉时期,刺史在州内拥有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监察区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A.解决了郡国并行的威胁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C.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D.埋下了军阀割据的隐患5.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约束B.都将选官范固定为世家子弟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D.都始终把孝廉作为选官标准6.据《贞观政要》记载: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以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魏)徵执奏以为不可,德彝重奏太宗怒,乃出敕:“中男以上,岁十八,身形壮大,亦取。”徵又不从,不肯署敕乃停中男。由此可见()A.门下省把持中枢决策权B.尚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C.当时皇权受程序的约束D.太宗干预了政令的执行7.下图为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的石家庄毗卢殿璧画,共绘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其反映的主要时代背景是()A.儒佛道三教合流B.民族交融的高峰C.商业的高度发达D.藩镇割据的时势8.下表是宋代前期从太祖朝到仁宗朝用相人数及其平均任职年限统计。这反映了当时时间用相人数平均任职年限太祖朝62.8太宗朝92.3真宗朝122.1仁宗朝231.95A.相权逐渐削弱B.政治局势动荡不安C.丞相干预朝政D.选官制度日趋完善9.与前代不同,宋代虽也有“奴婢”,但是被雇佣的,宋人曾言“今世所云奴婢,一概本出良家”。宋代对贩卖人口的惩处极为严厉,拐卖人口者会被处以绞刑,买方也要从重惩处。由此可知宋代()A.实现了社会平等B.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社会关系契约化D.士族豪门地位下降10.元代,甘肃地区宗王分封与行省系统并存。宗王的政治地位高于行省官员,往往参决行省事务,但诸王粮钞仰赖行省,否则有“匮乏之忧”。元代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宗王特权B.完善中央制度C.提高行政效率D.强化地方治理11.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取得了该地位,皇帝命令可以秘密送出,此之谓“廷寄上谕”。材料现象反映了清朝A.专制统治发展至新的高度B.皇权已经不受任何因素制约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D.军机处成为法定的行政部门12.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还提出“疾耕”与“通商”并重的主张。这些主张()A.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C符合了君主专制统治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13.下面1786~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转售棉花数量表(单位:担)年份数量年份数量178693572179132307179617155418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