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思洁****爱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厦门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020.4.2命题教师:下午:5:00——6:0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题80分)1.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而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B.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原因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3.右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是A.刀耕火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B.男女分工十分合理C.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D.十分重视纺织业的发展4.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最大意义在于A.扩大了耕作面积B.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C.丰富了农作物品种D.积累了生产经验6.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工场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7.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D.灌钢法8.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隋唐时期我国经济较全面的一组是A.釉下彩绘、水排、市镇、商帮会馆B.青瓷、丝路、夜市、高转筒车C.素纱禅衣、丝路、水排、用煤冶铁D.青花瓷、丝路、草市、曲辕犁9.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这座墓葬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10.“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C.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D.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11.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已经出现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C.政府严格管理市场交易D.专设机构管理对外贸易12.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①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有所放宽②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③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③④13.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B.明代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14.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B.端正民心、民志C.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D.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15.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此现象表明当时A.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B.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C.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D.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16.“(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D.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