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八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8 第2讲.ppt
上传人:宁馨****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八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8 第2讲.ppt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八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8第2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年考情回顾高考对该题型的考查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命题方向主要有:(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2.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1)环境污染问题(2)生态环境问题(3)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1.(2016·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鹿泉、平山位于河北中西部,隶属于石家庄市,蕴含丰富优质的石灰岩资源。50多年来,“靠山吃山”使得当地的水泥业在全国久负盛名,高度发达的水泥业一度让鹿泉连续数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13年12月以来,河北省两次集中对鹿泉、平山35家水泥企业进行拆除。解析:第(1)题,评价类题目要从优劣两方面进行分析,水泥厂的布局要从原料、能源、市场、交通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来回答。集聚可以共用基础设施,获得规模效应,带动就业,提高收入,同时,集聚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或生态环境破坏等。第(2)题,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理由与观点对应即可。答案:(1)优势: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获得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就业,提高收入;促进城市化进程;当地石灰岩丰富,原料充足;附近有煤炭资源,能源丰富,利于原、燃料的充分利用或因地制宜发展策略。劣势:污染环境;产业层次偏低;水泥厂属于重工业,对能源、原料需求量大等,引发资源枯竭或破坏生态环境。(2)同意:北方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风能资源丰富;风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可替代传统煤炭等落后能源;地处京津唐地区,经济发达,有利于获得资金支持和技术引进;市场广阔。或不同意:人口稠密,空间有限或地价较高;当地的科技水平较低,资金不足;风能不稳定,利用较难等。(1)题干中“评价”,说明水泥业的集聚有利有弊;当地有“丰富优质的石灰岩资源”、煤炭、电力等动力支持,产业集聚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等集聚效应,充分利用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2013年12月以来,河北省两次对水泥企业进行拆除,说明水泥企业污染严重、能耗高、对生态破坏严重等。(2)题干中“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这是开放性试题,认为合理或不合理均可,关键是理由要与观点对应。【变式考法】供给侧改革,简言之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所以要供给侧改革,是因为供给侧明显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三是体制机制束缚了供给结构调整。结合上述题1和供给侧改革相关内容,说明鹿泉、平山淘汰水泥、钢铁企业的原因。答案:水泥、钢铁等产业属于传统工业,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且消耗量大;排放的废弃物多,环境污染严重;我国乃至世界水泥、钢铁产量严重过剩。2.(2016·河北唐山一模)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可显示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四地中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的地区是()A.京津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2)图中()①京津地区科技水平高,减排效率最高②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③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④CO2减排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北地区碳排放总量大,减排效率低,因此节能减排任务最重。第(2)题,京津地区减排效率低,我国CO2减排效率和碳排放总量受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环境问题考查的内容高考对该题型的考查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命题方向主要有:(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2)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基本观念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3.我国走可持续发展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