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到郊外去《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一吃****成益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到郊外去《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到郊外去《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到郊外去《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二年级音乐(下册)《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一、教学课型:唱歌课二、教学课时:一课时三、教材分析《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一首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明快、流畅,生动的描绘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四、学情分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并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五、教学目标1、能聆听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响,辨别出声音的强弱。(过程与方法目标)2、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并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知识与技能目标)3、了解“回音”这一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六、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重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难点)七、教法和学法1、演示法2、模仿法3、听唱法4、游戏表演法5、讨论创作法(以上教法与学法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八、教学准备音乐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大鼓)等。九、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目标,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部分:(一)激趣导入感知体验导入:小朋友,今天的天气这么好,王老师想带大家出去郊游,可是一时间我不知道带大家去哪里,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动物园、植物园、幼儿园、爬山......)师:爬山听上去挺有趣,那我们一起出发吧(动作状)终于爬上山顶,这是我不禁想大喊一声,表达我的喜悦,你会喊什么?(通过回答导出课文主题:回音)看来大家都是细心的孩子!1、山谷游戏:我来做你的回音(出示课件鼓励大家抒发自己的情感)总结:孩子们都是勇敢的!(1)听一听(回音一声比一声要弱,突出强弱对比)(2)敲一敲:出示打击乐---大鼓,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去尝试敲一敲,辨别用力敲击时和轻轻敲击时声音的变化。从中得出: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小的、轻的声音叫弱。认识力度符号f(强)p(弱)。3、做一做(“吹泡泡”游戏)游戏玩法:教师扮演吹泡人敲鼓,小朋友们分两组牵手围成圈圈,当鼓声敲得大时,圆圈就随着增大,(大圆圈表示强)当鼓声敲得小时,圆圈就随着增小。(小圆圈表示弱)再重复一次时,让学生来敲击强弱不同的鼓声,教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动起来……。(师生合作互动)【设计意图:通过听、敲、做等活动,让学生感知、想象、实践获得愉悦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积极性,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声音的强弱(知识点),也为新歌学习作好铺垫。】(二)引领探究实践表现1、情境引入:“听回音”(1)观看动画片(初步感受——回音)导入:大家表现的真棒,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小美,听,他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视听回放(仔细听辨——喊声与回音的强弱对比)提问:小美的喊声和山谷回音两个声音比较,谁的更强、谁的更弱呢?【设计意图:通过看“动画片”作为切入口,引出“回音”现象,探究辨别喊声与回音表现的强弱力度不同。】2、游戏进入:“学回音”(出示课件“我来做你的回音”部分游戏实践活动:导入:请小朋友们和山谷一起来做老师的回音好吗?(全体学生作为山谷,老师说一句,学生应一句,进行师生互动练习)师:你好生:你好fpfp1234︱5-︱1234︱5-︱i6i6︱5-︱i6i6︱5-︱师:啊生:啊师:啊生:啊游戏特色:①利用现场学生人数(如:老师做原音,学生做回音人数分别可为20、15、10、5人等)多种形式变换,进行原音与回音强弱对比。②巧用新歌中难点乐句,作为游戏内容,进行实践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学“回音”游戏活动,让学生从模仿、探究、实践中体验原音强、回音弱,突破歌曲难点。】3、学习新歌:“唱回音”(1)听录音范唱曲、老师弹唱(感受歌曲情绪)导入:小朋友们模仿地真好,想知道刚才小美对着山谷唱了一首什么歌吗?一起来听听。(出示歌片,并播放《山谷回声真好听》范唱曲)想听听老师唱吗?来点支持的掌声吧。(弹唱形式进行范唱)(老师范唱,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有表情地歌唱和歌曲乐句“啊”的不同力度表现的原声与回音的对比效果。)(2)学习歌词采用跟读、齐读、按节奏读的方式进行。注重“啊”的强、弱练习。(3)学唱歌曲采用:听唱法、模唱法、轻声唱师生接龙唱等形式学唱歌曲。并引领学生进行一、二、五乐句的异同比较和三、四乐句的强、弱处理。(老师指导示范,学生反复领会练习,突破重、难点。)(4)巩固歌曲采用随琴齐唱、听录音伴奏唱、男女生分组唱(女生做回音或男生做回音)、师生接龙唱(学生或老师做回音)表演唱等形式巩固歌曲(用声音强弱变化不同力度表现回音效果,再次突破歌曲难点)。【设计意图:通过唱“回音”环节,学会歌曲,从“感受---实践----表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