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原卷版).doc
上传人:a是****澜吖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0课--(原卷版).doc

第20课--(原卷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5★★当堂达标★★基础闯关一、选择题1.当今世界,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2.1995年成立的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协调世界经济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3.近段时间,中美两国贸易摩擦频发,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贸易保护实现“美国优先”,严重破坏了中美贸易伙伴关系。美方应该明白,当前国际贸易需要规则而不是强权。以下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权威机构是()A.B.C.D.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下列关于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经济秩序B.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C.首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D.安理会理事国拥有否决权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②欧洲共同体成立③巴黎和会召开④联合国正式成立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②③④①6.下图的这座雕塑坐落在联合国总部的花园内,它隐喻了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A.协调国际经济关系B.保护世界知识产权C.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7.下图为某国际组织的部分宗旨内容。该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B.二十国集团C.世界贸易组织D.七十七国集团8.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时指出:“商品、资金、技术、人员流通,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这句话说明()A.经济全球化能够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发展B.近年来有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动力D.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9.截至2017年,中国累计派出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这说明()A.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B.当今世界的地区冲突有所缓和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D.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主要机构10.经过工业革命,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这说明经济全球化()A.形成了两极格局B.加剧了国际竞争C.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D.消除了国际贸易摩擦11.2007年8月,在黎巴嫩南部村庄哈尼亚,两名中国士兵在站岗执勤(见如图)。士兵蓝色头盔上的大写英文字母“UN”指代的是()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下图所示是九年级某同学整理的历史课学习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A.背景B.性质C.职能D.作用13.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现代工业分布越来越细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C.现代市场利润越来越高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14.如图是海尔集团的全球营销战略示意图。该图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政治多极化B.区域集团化C.文化多元化D.经济全球化15.下面两幅图片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资料。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治格局多极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一超多强”局面能力提升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两幅路线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的影响?材料二: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马可·波罗游记》(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对东方的描述,吸引了谁率领船队进行了海上探险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有人说:以他为代表的航海活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你是怎样理解的?材料三: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则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交通运输的改进”主要得益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重要发明?材料四:(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的三幅图反映了世界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有哪三种表现?中国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