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doc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8年1月)1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类型指标内涵通用标准HYPERLINK\l"_2.1__专业目标"专业目标HYPERLINK\l"专业设置"专业设置HYPERLINK\l"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目标及要求HYPERLINK\l"_2.2__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内部评价社会评价HYPERLINK\l"_2.3__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HYPERLINK\l"_2.4__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师资数量与结构教师发展HYPERLINK\l"_2.5__支持条件"支持条件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图书资料产学研结合HYPERLINK\l"_2.6__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招生就业学生指导HYPERLINK\l"_2.7__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质量控制HYPERLINK\l"专业补充标准"专业补充标准各专业的特殊要求2通用标准内涵2.1专业目标2.1.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包括:1.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明确充分,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2.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2.1.2培养目标及要求专业必须具有明确、可衡量的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的学生必须达到如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基本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5.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7.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2.2质量评价2.2.1内部评价应建立适宜的机制,定期对专业培养目标及其达成度进行校内评价。定期收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数据;专业培养目标定期评估的结果必须用于本专业的改进。学校、教师、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质量有较高的认可度。2.2.2社会评价社会评价较好,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主要包括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社会舆论对该专业的反映,就业单位、学生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对该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评价。具有比较完备的毕业生跟踪反馈体系。2.3课程体系2.3.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目标,一般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外语课程、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满足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2.3.2实践环节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除在校内开展实践外,还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动手、综合、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2.3.3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选题要尽可能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同时考虑经济、环境、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过程中突出设计和综合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新思想、新改进、新发现。对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考核应有企业专家参与。2.4师资队伍2.4.1师资数量与结构具有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和符合学校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教师整体结构;有适当比例具有工程经历的专职教师,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2.4.2教师发展学校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有专业教师队伍的进修、科研和发展规划。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