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doc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9年4月)1.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类型指标内涵通用标准专业指标专业设置毕业生能力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师资队伍师资结构教师发展支持条件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信息资源校企结合学生发展招生就业学生指导管理制度教学制度过程控制与反馈质量评价内部评价社会评价持续改进专业补充标准各专业的特殊要求2.通用标准2.1专业目标2.1.1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申请认证或重新认证的专业必须具有:①明确充分的专业设置依据和论证,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②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③至少已有3届毕业生。2.1.2毕业生能力专业必须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①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②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③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④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⑤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⑥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⑦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⑧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⑨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⑩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2.2课程体系2.2.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含外语)约为总学分安排的15%;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约为总学分安排的15%;工程基础类课程、学科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约为总学分安排的40%;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约为总学分安排的25%。(另见2.2.2实践环节和2.2.3毕业设计(论文))2.2.2实践环节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除在校内开展实践教学外,还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动手、综合、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2.2.3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尽可能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同时考虑经济、环境、社会、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在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突出设计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新思想、新改进、新发现。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2.3师资队伍2.3.1师资结构具有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和符合学校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教师整体结构;有适当比例具有工程经历的专职教师,有一定数量的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学人员必须明确他们在专业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2.3.2教师发展学校要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有专业教师队伍的进修、科研和发展规划;注重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培训,以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质量。专职教师必须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中,并承担学生指导工作。教师在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应该从事一定的工程实际问题研究。2.4支持条件2.4.1教学经费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2.4.2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实习和实训基地和相关设施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管理规范。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2.4.3信息资源具备满足教学和科研所必须的计算机、网络条件以及图书资料等。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2.4.4校企结合具有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专业的教学活动,提供工程实践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