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docx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关于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次选编了两篇文言文,其意图是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文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其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本技能,为以后更多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两小儿辩日》就是其中的一篇,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时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反复诵读,理解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能力目标:熟读成颂,积累文言文的语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学习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三、教学重点:这是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开始,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四、教学难点:理解文意,解开“辨日”之迷。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读名言、揭课题(或设置情景,以辩入题)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齐读、理解、导谈孔子2、揭示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生发疑虑(适机过度)(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节奏1、自由读,将读不准的字句作上记号并自己求助释疑。2、求助读,提出不会读的字句,求助自己最信任的同学教读3、分节读(指名),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语句4、听录音,感受节奏(出示重点句并划分节奏)5、学生齐读。(三)、精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读注释,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2)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两小儿在辩论什么问题。(1)四人小组合作(2)全班交流汇报,结合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3)四人小组,然后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练习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复述故事。(四)、研读课文——探究科学知识1、为什么这两个小儿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如果有听课老师,可鼓励学生采访获知)2、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练习表演《新两小儿辩日》。关于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孔子吗?(出示孔子图像)谁能说一说你对孔子的了解?师:孔子他也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谁能背一两句?师: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做人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孔子还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今天我们学的《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就告诉了我们。(板书课题)二、揭示课题。师:请大家齐读课题,谁能说说“辩”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日”呢?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师:请大家再齐读课题。师:读了题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三、在读中感知。师:下边我们先带着他们到底为太阳的什么问题而争论这个问题来读课文。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读,大家认真听,看老师读时是怎样停顿的?(师范读)师:现在请大家跟老师读。(生跟老师读)师:(出示带有停顿符号的课文)下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句中的停顿。(生练习读)师:现在老师请五位同学来读课文,谁愿意读?大家注意听,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字音或读破的语句。师:课文我们已经读通顺了,谁能说说两小儿因什么问题而争论的?四、理解课文内容。1、一读课文,理解两小儿对太阳离人远近的看法。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