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配套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必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配套学习PPT教案.pptx

生物必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配套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3节一、能量流动2.能量流动的过程:(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内容。②被下一营养级________。二、物质循环光合[判断正误]考点一(1)能量来源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2.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项目利用“拼图法”巧解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2)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1/W1)×100%,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2/D1)×100%。◎高考探究◎(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种群数量偏大。(2)群落中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叫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是群落演替中的初生演替。(3)从图中能量流动来看,固定太阳能的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能量流动的起点,整个生物部分最终都流向B,说明其是分解者,C、D是消费者;连接生物部分与非生物的主要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在食物链A→D→C中,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20%。(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取决于自我调节能力或抗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超过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或抗污染的自我净化能力,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答案](1)b偏高考向2[解析]设丙的能量为x,因为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故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kJ,则需要丙0.5÷(10%)3=500(kJ),经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kJ,则需要丙0.5÷(10%)2=50(kJ),即丙最少含500+50=550(kJ)的能量。考向3[解析]鹰迁入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据此可知,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蝉的天敌)的数量减少,故A项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即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增加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考点练透】1.(2016年烟台一模)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个生物群落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些真核生物也是分解者,如某些真菌和蚯考点二项目(2)联系:◎高考探究◎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考点练透】2.(2014年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解析: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是大量有机污物排到江湖中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为物质循环的再生利用,说明物质循环反复性,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即10%~20%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根的吸收等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D正确。3.下面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解析:“1.下面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一般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⑤可比①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所以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输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输入各级消费者的能量是消化、吸收的食物中的化学能;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2.下面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