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态系统理论下做好入学准备的策略与方法作者:吴洁左卓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4年第02期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入学准备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焦点、热点问题,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入学准备也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幼儿园、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入学准备的评价与理念直接影响着幼儿入学准备的形式、内容、质量及效果。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探讨了学前阶段儿童入学准备的策略与方法,旨在通过此研究帮助幼教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幼儿入学前准备的相关知识和理念,倡导幼儿园、家庭、学校等责任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建立入学准备协同教育机制,从而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共同维护教育微生态的良性循环。一、入学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教育部下发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应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内容由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三部分组成。二、生态系统理论下,影响入学准备的因素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的入学准备生态化理论影响甚广,美国学者米勒(J.P.Miller)提出整体性课程强调个体内部,以及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整体协调平衡;澳大利亚人高夫(N.Gough)提出的“生态课程观”提倡突破现代主义的原子观,在课程设计中注重整体性和关系性。布朗分布伦纳将生态系统划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及宏系统4个层次,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与周围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些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上述理论中可得出,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因素有幼儿园、家长、儿童自身及社会大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结果表明,任何情况下幼儿都无法独立于他人,所以幼儿、教师、家长都是在不同经历和文化的背景下对入学准备进行共同建构的。三、生态系统理论下,做好入学准备的策略与方法(一)微观系统中最靠近幼儿的一层——家庭及家长家庭作为幼儿生长和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微系统中最靠近幼儿的一层,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如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所说:“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会教育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与家庭教育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家长在幼儿入学准备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首先,家长应该正确看待和理解入学准备的意义及内容。当前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性思想无处不在,许多家长把入学准备片面地理解为提前在幼儿园学习掌握小学的文化课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准备,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事实上,笔者通过对不同区县三个不同级别的中大班幼儿的研究发现,幼儿对于进入小学的认知普遍停留在小学的教育内容、设施设备、分数考核上,这一点也反映了家庭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对于进入小学的担心主要集中在“没有朋友”“无人陪伴”“害怕老师”“考试”这几点,说明幼儿在心理接受度及社会交往方面不够自信。因此,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正确认知非常重要。家长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树立全面准备、全程准备的理念,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予以关注和支持,助力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提前学习和掌握有即时效应的小学化学科知识。幼儿园不仅要从3—6岁幼儿的角度出发,与家长在心理健康、良好情绪、生活自理等方面形成教育合力,还要将幼儿进入小学后会出现的除学习准备以外普遍性问题,以及小学教师对衔接的看法与需求提前反馈给家长,在与家长、小学的有效联动之下降低衔接坡度。其次,家长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幼儿做好榜样。天普大学发展心理学家PatriciaMinuchin在利用家庭系统理论研究儿童发展时所提出:“个体发展影响会其他家庭成员,其他家庭成员的发展和家庭系统的发展变化也影响个体的发展。”家庭中各个成员作为构成家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彼此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身的行为举止,为幼儿树立道德品质、学习品质及行为习惯方面的榜样,为幼儿营造和谐健康、书香浓郁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