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pdf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7页、38-39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感悟估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2.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谈话:王叔叔的养鸡场里饲料也没了,于是他开车到商场去买饲料。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王叔叔一共买多少千克的饲料?(2)他一次能运完吗?2.质疑:同学们观察这两个问题,哪一个需要精确计算,哪个需要估算?为什么?预设:第一个问题要求出具体买的千克数,所以用精确计算;第2个只要求出一共买的大约数再和9吨比较,所以用估算就行。这节课我们就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王叔叔他一次能运完吗?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估算方法。1.怎样列式?学生列示46×250提问:观察这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预设:一个两位数,一个三位数,一个接近50,另一个在200——300中间……2.老师因势利导,今天我们就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让学生观察因数特点,目的为下一步估算做好铺垫)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开动脑筋,先自己想一想、估一估,然后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小组说一说。温馨提示:先自己想一想以前学过的乘法估算方法,估一估这道题的结果,如有困难再同位合作,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用小估法解决问题教师:班内交流,验证猜想。哪个小组愿意将您们组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温馨提示:重点说说如何估算的,依据是什么。(1)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①把46看大一些②把46看小一些46≈5046≈4050×250=1250040×250=100009吨=9000千克9吨=9000千克12500千克>9000千克10000千克>9000千克所以,一次不能运完。所以,一次不能运完。(2)相互评价,展开辩论。质疑:这两种方法你赞成哪一种?说出自己的亮点,指出对方的不足。通过辩论,形成共识:第一种估算不对,本来每袋饲料没那么重,我们往大里估算,结果超出实际重量,因而作出“一次不能运完”的判断是不合理的。第二种估算对,因为把每袋饲料的质量看轻一些,估算的结果比实际总量少都运不完,所以一定不能运完。(3)小结:通过解决王叔叔运饲料的问题我们发现:大估法——不一定小估法——一定(暂时板书)(通过辩论,真理自然浮出水面,体现了教学目标,本节课达到了最高潮。)2.用大估法解决问题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我们一起看一看。(1)课件出示信息:(2)学生列示:195×29(3)学生独立估算,组内谈论。(4)班内汇报。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195×29≈6000195×29≈5800195×29≈5850↓↓↓↓20030200306000=60005800∠60005850∠6000答:6000元够用。答:6000元够用。答:6000元够用。方法四:195×29≈5700↓↓190305700∠6000答:6000元够用。(5)优化算法。提问:观察这四种方法,你认为哪些方法正确?学生交流1、2、3种方法正确,第4种错误。说明错误原因。优化:对比1、2、3种算法,你更喜欢哪种算法?说明理由。结合学生发言梳理并补充板书:大估法——不一定小估法——一定一定不一定3.梳理提升。(1)质疑:观察板书,你有问题吗?预设:为什么有时候用大估法解决问题得到一定答案,有时候又不一定呢?学生班内交流,发表各自看法。(2)提升:估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般把因数看作整百数或整十数相乘。有时看大一些,有时看小一些。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比一比,谁能灵活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1)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