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精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熟悉6的分解组成基础上,理解8的减法,能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2.理解减法的交换规律,并能列出6的减法算式。3.体验减法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教具:大图(6只鸭子,1只大的母鸭,5只小鸭;2只鸭子打了领结,4只没有打领结;3只鸭子穿了红衣服,3只鸭子穿了蓝衣服;4只鸭子在池塘里,2只在岸上.)2.学具:数字、加减号、等号卡若干。活动过程:一、复习6的组成。猜豆游戏:老师拿6颗豆分别放在两只手中,伸出一只手,幼儿猜另一只手上有几颗豆?师:6颗豆豆手中拿,一边1来一边几?幼:6颗豆豆手中拿,一边1来一边5。二、学习6的减法。1、出示大图,引导幼儿观察。师:请小朋友再看一看,我们再一起来说一说,图上的小鸭子都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观看画面,并说出图上有6只鸭子,鸭子的大小不同,有的打了领结,衣服的颜色不同、有的在游泳等.)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提问:这些鸭子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请小朋友来编减法应用题。想想减法应用题又应该怎样编呢?(鼓励幼儿开动脑筋编出减法应用题,两个好朋友互相交流)3、编减法应用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说什么呢?(与幼儿一起回忆,编减法应用题时应该先说出总数)师:请小朋友把这道应用题的算式列出来,并计算好答案!(幼儿说,教师书写6-1=5)师:理解算式含义: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数字和符号都表示什么意思?师:根据鸭子的`大小除了可以这样编减法应用题,还可以怎样编呢?(请一幼儿说,集体列算式,并得出结果,然后分析算式的含义)师:以同样的方式,请幼儿根据画面其他特征编出不同的减法应用题,理解算式含义,学习列6的减法算式。三、幼儿操作:1、幼儿看图列算式。2、看算式编应用题。3、作业单(填空、连线游戏)。四、游戏:去超市。1、幼儿分组去水果店、文具店、玩具店、书店购物,每人拿6元钱,买一样物品,并说出需要找的钱,每组一个收银员检查买东西的幼儿说得对不对。2、教师小结。大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电影院座位排列中,学习横排座位的10以内单双数与竖排物体位置的5以内的序数。2.回忆已有的数学经验,运用反复操作、图示摆放等方法创设情境。3.充分扩展、提升相关经验,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单双数及序数的数学问题。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设置“电影院”的情境(一)座位按照1-30数字顺序排列、;“电影院”的情境(二)具有单双数座位按顺序排列。电影票若干、相关电影院的图片。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对电影院熟悉的,知道座位排列方式,对电影票也有初步的认识;幼儿大多数在成人的带领下寻找到电影票的座位,对序数(排数)和单双数缺乏一定的了解;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特别是在电影院中运用单双数和序数结合的数学知识有待关注和提高。活动过程:一、创设“电影院”(一)的情境,让幼儿根据电影票对号入座1.教师带领幼儿玩“看电影”的游戏,帮助幼儿回忆看电影的相关经验,如电影院的名称,买电影票等。2.出示电影票,让幼儿根据电影票寻找座位,观察幼儿寻找座位过程中现象以及问题。3.教师扮演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检查幼儿的“对号入座”的正确性,引导幼儿发现问题。4.教师启发幼儿谈谈对号入座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游戏问题之一:电影票的结构解决方法:观察电影票,对号入座电影票的认识(展示电影票),了解电影票的结构(电影院的名称、序号和座位号)认识电影票的“排”和“座位号”含义分享经验,根据电影票对号入座幼儿自己验证,调整座位,巩固“排”和“座位号”得含义二、创设“电影院”(二)的情境,让幼儿根据电影票对号入座1.教师带领幼儿创设的“电影院”(二)的情境,启发幼儿观察这个电影院与前面电影院有什么不同?如入口处的`单号、双号的标记、座位排列等。2.出示电影票,让幼儿看电影票、对号入座,观察幼儿寻找座位过程中现象以及问题。游戏问题之一:电影票的结构对号入座解决方法:观察电影票,认识单双号对号入座的程序电影票的认识、重点观察单双号分享经验,根据电影票对号入座了解对号入座的程序,如看电影票单号与双号——看排——看座位号幼儿根据对号入座的程序,自己验证,调整座位,巩固“单号双号”“排”和“座位号”的含义三、再次情境巩固,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幼儿和同伴或者教师现场玩游戏“看电影”,巩固数字认识,运用按顺序排列的方法解决模拟现实情境中的问题,锻炼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大班数学教案篇3活动设计幼儿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生活中仍会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首先认识正方体